首页>进口驴皮报关

俄罗斯海关:将严打“灰色清关”的鞋服、家电和家具产品

2025-04-099次
来源:消费日报
反走私措施趋向系统化
中国制鞋企业出口在欧盟市场受挫,不少厂商把目光转向尚未入世且对中国鞋未实施反倾销的俄罗斯市场,希望从此处找到新的商机。有关人士提醒中方企业准确把握俄罗斯政府部门的政策走向,在对俄经营中及早转向正规贸易方式,以免把这个极富潜力的市场做砸了。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指控日益增多,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反倾浪潮中最大的受害者。在国际贸易中对华反倾销存在着明显的不公正性,这与反倾销被滥用而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及我国企业不积极应诉有直接关系。
一方面是中国制鞋企业在欧盟市场的一筹莫展,另一方面是意大利、法国等品牌鞋大举占领国内商场的显要位置,这种现象值得业界人士深思。我们应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有利条件,行使wto赋予每一个成员国的合法权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反击措施,积极应诉,以彻底改变我国企业在双边贸易纠纷中的不利地位。
俄罗斯清关公司一手操控的“灰色清关”,就像一枚随时可以被俄强力部门引爆的地雷,最近几年曾让中国出口俄市场的鞋服产品,遭受上亿元的惨重损失。有迹象表明,俄海关今年将严打“灰色清关”的鞋服、家电和家具产品,在俄罗斯的近3亿美元温州鞋服产品可能再次面临劫难。俄罗斯权威报纸《俄罗斯报》近日刊登《走私猛于入世》署名文章,披露俄海关部门今年将采取“取缔中国公司在莫斯科建立的仓库群”等措施,封杀“灰色清关”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国鞋。
曾在莫斯科办中国鞋集装箱仓库的温州商人蔡仁童分析说:“在俄罗斯的温州鞋,估计今年又要面临劫难。”2005年,温州鞋类产品出口俄罗斯2.16亿美元,俄罗斯已成为温州鞋出口第二大市场。
俄鞋业视中国鞋为强大对手
据《俄罗斯报》报道,俄罗斯皮革及制鞋协会执行主席亚里山大·安德鲁纳基耶维奇认为,俄罗斯市场早就受到亚洲制鞋业的冲击,但与欧盟的遭遇不同,在俄表现为另一种灾难,市场上充斥着中国的走私品和仿冒产品。俄方专家测算,由于鞋类走私的大量存在,每年俄罗斯因此损失约10亿美元。
俄方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居民每年消费2.3亿到2.5亿双鞋,其中绝大部分产品是以“灰色清关”方式进口的中国鞋,数量约为1.5亿双;正规完税进口的鞋子不过8000万双,而其中70%%-80%%虽然标明意大利、西班牙和巴西等产地,但实际上也是中国生产的贴牌产品。亚里山大·安德鲁纳基耶维奇表示,俄罗斯年产鞋能力约为1.5亿双,但由于中国鞋“灰色清关”普遍存在,俄罗斯制鞋业处境艰难,年产量只能维持在5000万双左右。
俄将“精确打击”“灰色清关”
近年来,中俄两国海关在贸易统计上一直存在较大差异,且主要表现在中方出口上,中方数字要远高于俄方数字。据中俄官方贸易统计,2003年两国在中方出口上的统计差异为27.5亿美元,2004年这一差异增至43.5亿美元,2005年这一数字又激增近60亿美元。这一点早已引起俄强力部门的严重关切,并被俄方证明中国对俄产品出口中存在大规模的“灰色清关”现象。
为了彻底堵住日用消费品的走私渠道,俄罗斯近期对来自中国、东南亚和土耳其的商品明显加大了监控力度。俄罗斯经贸部和俄罗斯海关总署共同制定了系统性的反走私措施,其中包括打击“灰色清关”专项行动。
俄罗斯海关总署表示,目前俄海关部门已在实际工作中对违法行为实施“精确打击”,包括:对于那些频繁运用境外中转国家所设立的离岸公司和寄售贸易仓库从事中转业务的俄罗斯公司进行特别监管;与俄罗斯内务部配合,对于远东地区和乌克兰部分边境段的轻工产品走私活动实施协同打击;取缔中国公司出资在莫斯科建立的仓库群,以消除“灰色清关”产品的落脚地;提供特殊的通关条件,使中国公司可以绕开中间环节,直接以简化程序清关通关,从根本上减少“灰色清关”的存在。
部分温商放弃在俄经营仓库
去年3月俄罗斯税警强行查扣中国鞋后,蔡仁童无奈于去年6月份返回温州休整生意。蔡仁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在莫斯科经营鞋类集装箱仓库的温州人已经很少了,经营仓库的主要是东北人,“但我离开莫斯科时,大概还有两三个温州人在溜不里诺莫斯科大市场承包仓库,目前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还在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俄华商认为,温州等地的中国制鞋企业出口已经在欧盟等多国受挫,不少国内厂商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尚未入世且对中国产品尚未实施反倾销的俄罗斯市场,希望从此处找到新的商机和销售热点。因此他一再提醒说,中方企业应加大跟踪力度,准确把握俄罗斯政府部门的政策走向,在对俄经营中及早转向正规贸易方式,以免把这个极富潜力的市场做砸了。

进口种子申报问题
1-7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7074.8亿元 东盟蝉联最大贸易伙伴
如何申报海关进出口发货物人备案
加工增值政策扩大试点在海口综合保税区首单落地
石家庄海关聚焦RCEP精准开展宣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