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内陆”局限 杭州成企业眼中通关“大热门”
2025-04-136次
处于上海、宁波两大港口中间的杭州口岸,凭借着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的便利和通关环境的日益优化,开始摆脱“内陆”的局限,日渐成为浙江企业眼中的通关“大热门”。1-2月,杭州关区(浙江省除宁波以外的地区)企业在杭州口岸实现外贸进出口28.4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0.4%,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9.4个百分点。
通关便利源源不断 杭州口岸“吸引力”大增
作为杭州口岸的主管地海关,杭州海关深知“通关环境优化才是吸引企业上门的最佳法宝”。年初开始,在口岸海关的支持下,杭州海关加大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改革力度,开通了多条转关线路,实行多种联运模式,为原先从宁波或上海口岸进口货物的浙江外贸企业提供便利。统计显示,参与“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的试点企业平均通关效率提高了40%,物流成本下降20%,区域通关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针对杭州高新企业云集、it货物空运要求高的现实,杭州海关想企业所想,承诺空港货物实行“5+2”全天候通关,还推出“空中申报,落地验放”新型通关作业模式。该模式启动后,装载进口货物的飞机在境外机场一起飞,便通过sita网将舱单电子数据传输到杭州海关,舱单申报、电子报检、电子报关、电子审单等10项手续都可以提前进行,平均通关时间由原先的84小时缩短至7小时以内,绝大部分进口货物在飞机落地后3小时内即可完成通关手续。
通关服务件件到位 杭州口岸和谐快速发展
除了出台政策提升口岸“吸引力”外,杭州海关还在通关各环节大打“服务牌”。积极为高资信企业提供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通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担保验放等一系列“便捷通关”服务;利用科技手段,推广税费网上支付,使企业缴纳税费变得省心省力;开通运行浙江电子口岸平台,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单申领等多种进出口通关手续;建立“政务咨询”督办系统,对企业所有的业务咨询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回复”,实现“阳光”政务……真正将“服务企业”进行到底。
统计显示,杭州海关在开展“共建和谐口岸”活动期间,共面向社会印发廉政宣传手册6800余份,发放外部问卷428份,与31家相关单位签订廉洁共建协议,与近百家企业签订《共建廉洁海关备忘录》;与此相应,来自各行业的行风监督员反映:海关人员工作热情、服务到位,杭州口岸进入和谐快速发展阶段。
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增速首超“沪甬”口岸
“通关环境更好,企业走得更顺畅”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屠根雄一语道出了全省3万多家外贸企业的通关感受。尤其在进口方面,以往习惯于跑“沪甬”的杭州关区企业纷纷选择在家门口开展业务,使得杭州口岸的进口规模迅速扩大。1-2月,杭州口岸进口18.27亿美元,增长76%,不仅首次超越上海、宁波口岸,成为杭州关区企业进口通关首选口岸,且进口增速高出平均增幅42.5个百分点,增幅列沪杭甬三大口岸之首。
在不久前面向杭州出口加工区园区企业的一次调查显示:税收优惠正逐渐从吸引投资的主要角色淡出,“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一流的效益”成为企业看重的焦点。开发区日益完善的物流仓储设施和配套服务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货物在开发区流转。1-2月,杭州出口加工区企业通过杭州口岸进出口总额达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开发区保税仓库进境货物货值达5.63亿美元,增长1.97倍。
内蒙古赤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正式开通运营
中瑞海关实施AEO互认满月、都有哪些便利?
海关优化服务 企业破冰前行
天津滨海机场海关保障今年首批马匹顺利通关
韩森关长拜会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