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为谁而燃 莆田海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5-04-1523次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福州海关所属莆田海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力,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把“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用真心抚去“眉间愁”
鞋业是莆田市首个超千亿的产业,也是莆田“343”产业发展战略当中最重要的传统产业,对莆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莆田鞋企开工率不足,鞋企急在心头、愁上眉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鞋企的期盼和诉求,莆田海关把“提升莆田鞋业出口竞争力”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a类)清单,快速出台支持鞋企提升出口竞争力的10条措施,包括帮扶鞋企获得海关高级认证、助力鞋企预先准备境外通关、试点改革加工贸易鞋企集团保税监管、大力促进鞋企加工贸易便利化等。利好政策源源不断的同时,莆田海关还念好“省”“优”“策”“三字诀”,进一步促进莆田鞋靴出口。“省”是省时、省钱,不断优化通关服务,压缩出口通关时长,减少鞋企检测成本,鞋企原产地证书应签尽签,尽可能多获取关税减免;“优”是主导编制全国首个《建筑安全鞋》团体标准,提升鞋企应对壁垒能力;“策”是抢抓rcep“窗口期”机遇,帮助鞋企了解掌握关税减让优惠规则,降低贸易成本。
今年前三季度,莆田鞋靴出口货值达104.9亿元,同比增长30.3%,呈现逆势上涨的强势发展态势。莆田海关“制定全国首个《建筑安全鞋》团体标准 助推莆田鞋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入围海关总署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佳项目”名单。
用关心跑出“加速度”
2020年4月,莆田跻身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行列,为莆田优势产业扬帆出海叩开“机遇之窗”。今年以来,莆田海关针对莆田市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业务增量及航班密度调整需求,与经营主体、机场海关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协作机制,及时获取物流动态,灵活调配人员,保障跨境电商货物即到即验即放,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4小时,实现了“当日报、当日清、当日出”,跨境电商跑出了“加速度”。“莆田海关7×24小时通关服务实现了货物随到随验、即查即放,我们没有一批货物因为通关问题造成航班或海运延误。”莆田市跨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怀川肯定道。
同时,莆田海关梳理并制定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构建“事前规范申报、事中重点审核、事后批量分析”的监管模式,做到信息全、研判精、布控准,在“管得住”的基础上实现“管得好”。
今年10月,在第四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福建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莆田海关全力创新助力莆田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并迅速跃居福州关区首位”项目入围二等奖。
用贴心护航“致富路”
为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又增收,莆田海关充分发挥莆田特色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支持莆田特色农产品出口。
莆田海关简化注册备案流程,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实施“审批改为备案”改革,对涉及农产品出口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全流程网上办理;对出口新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体系,派遣专家上门开展技术指导,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莆田海关积极优化监管,促进农产品出口通关便利化。开通农副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启动全天候预约通关、“零接触”业务办理等措施,货物即报即放、随到随检;进一步优化出口监管模式,对布控查验的农产品,确保在第一时间处置;主动协调口岸海关,助力莆田出口农产品在口岸快速通关;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确保各类农产品出口“零等待”。
今年前三季度,莆田市农产品出口6.4亿元,其中鲍鱼出口2亿元,茶叶出口2588万元,蔬菜、食用菌出口1368万元,莆仙特色农产品出口“疫”路平安。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莆田海关将继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做好群众可观、可感、可触的利民实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为民宗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刘鸿敏)
楚天都市报: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7月下调,湖北将有较大享惠
广州海关助29亿元进口货物畅享RCEP政策红利
包裹在海关逗留多日无消息
11日朱仪仁关长率队赴重点企业进行调研
过境货物报关单填写要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