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逼近1000亿美元 对浙商意味着什么? 外贸环境可能有变 浙江企业值得警惕
2025-04-199次
贸易顺差今年将逼近1000亿美元高点
1000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极有可能触摸这一前所未有的高点。但是,刚刚作出这一预测的中国商务部,却无法为新的纪录欢呼喝彩。
前天,商务部外贸司发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报告,公开表达了对庞大贸易顺差的担忧。“只要5年时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9月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中国出口实力的乐观评估言犹在耳。商务部的最新报告则成了这一预测的有力注脚。
报告称,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顺差达到602.2亿美元,按照这一进度推算,全年贸易顺差将接近1000亿美元,超过我国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1倍多。
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商务部毫不讳言这一数字的负面影响。1至8月,中国对美欧顺差增长50.7%和124.7%,这种大幅增长必将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同时成为欧美对人民币继续升值施压的重要筹码。
商务部的报告认为,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公开表达了对我国庞大贸易顺差的担忧。
高顺差一旦造成后果 对浙江发展很不利
“贸易顺差过大,将形成更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专家何嗣江说。他认为,从国际金融角度来说,这是叫“作茧自缚”定律,当一个国家拼命出口,形成外汇越来越多的局面,使得外部对该国货币升值的呼声高涨,导致出口越来越难。
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8月浙江全省出口489.2亿美元,进口198.2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了291亿美元。在全国602.2亿美元的顺差中,占据近一半的比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家黄先海说,浙江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因此顺差在全国比例一直比较高,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全国的80%左右。
何嗣江表示,浙江企业出口产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利润很薄,假如人民币升值的话,浙江企业将首当其冲,吞下高贸易顺差的苦果。对此浙江企业要提高警惕,尽早考虑应对了。
高顺差其实是信号 意味着企业失去长期发展的技术支持
“顺差高说明进口少,外来先进技术和设备无法应用于企业,使企业失去长期发展的技术支持。”黄先海说。
黄先海分析,从深层原因来说,这和我国目前对企业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有关系,政府对出口有目标考核,而对进口没有目标考核,对企业形成了鼓励出口的激励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进口。
黄先海认为,浙江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高贸易顺差将导致一个“基因性”的隐患,由于缺乏外来先进技术和设备,企业生产能力无法提高,长期潜在的发展受到约束,这对处于转型期的浙江经济来说将造成伤害,虽然伤害可能要等多年以后才显现。
国家可能会放松进口限制 浙江人要抓住这个机遇
何嗣江认为,还有一个隐患将来自于国际贸易摩擦。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在浙江高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今年浙江遭受32起贸易摩擦的事实,涉案金额达到8.7亿美元。“企业会挣钱也应该会花钱。”杭州市外经贸局公平贸易处处长程乐说。他认为,相对平衡的进出口贸易才是比较健康的。在高贸易顺差的隐背景下,鼓励进口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何嗣江认为,在高贸易顺差面临各种风险的情况下,商务部将有可能采取鼓励进口的措施,加大进口力度,因此对于浙江企业来说,要事先树立起进口和出口同时做的准备,要学会“以进养出”这个本领。
黄先海分析,贸易顺差高增,国家将有可能逐渐放松对进口的限制,放宽对进口的审批手续,浙江企业应该乘机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为长期发展提供可持续生产动力;另外还要借机适度进口一些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熏蒸证书收货人
政府购买查验配套服务费 企业受益多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波及浙江全省75%出口企业
退运返修
法人卡即将到期,如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