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关人 | 只闻其声的引导者 她用电波架起外贸沟通桥梁
2025-04-1928次
来源:重庆海关
“玲玲,目前热线话务员里只有你能正常到岗,能否住在总关值班?”11月10日一大早,正准备去上班的任玲玲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重庆海关12360服务热线班长何瑞婷。原来,因重庆本土疫情,很多同事都无法正常到岗,关里经研究决定启动了“保运转”机制,需要重点岗位人员24小时封闭办公。任玲玲沉默了一会儿,对着手机回复道:“办公室热线需要值守,我能去。”
“疫”下不迷茫
11月12日起,重庆市全面加强人员流动管控,企事业单位实行居家办公。曾经热闹的热线办公室,成为了她一个人的“主战场”。
当天,收拾好生活用品,重庆海关12360服务热线话务员任玲玲准时到岗。然而第一天闭环值守,让她的工作内容急速扩大。
“玲玲,能否查一下我桌上的登记台账,核实一个数据,谢谢!”
“玲玲,有个单子需要协调办理,麻烦你登记转办一下,感谢!”
······
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根据预案采取了远程接线的应急办公模式,不少资料放在单位,此时任玲玲是唯一在岗接听的话务员。她不仅仅是值守在电话机旁的聆听者,更是同事们的好帮手。
“怎么同样一天班感觉累好多啊,啥时候才能回家哟!”忙碌了一天,任玲玲回到值守人员宿舍,她躺在床上有点想家了。
“现在疫情,说不定单位是最安全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可以找我哟。”重庆海关办公室副主任肖玲君走进宿舍笑着安慰道。原来,根据安排她们这对上下级同事,住在了同一间宿舍。
据任玲玲回忆,一次周日,肖副主任回来没几分钟,便赶去关里处理文件,回来时已近凌晨1点。肖副主任连轴转的模式,激励着她在工作上积极进取。
架起沟通“连心桥”
一根热线,电波两端,扛起海关服务企业群众的责任,架起沟通外贸发展的桥梁。
“我的个人包裹一直处于未放行状态,清关时间24小时就可以完成,感觉不合理啊!”电话那头情绪激动。三年的热线工作让她学会了换角度沟通,在交谈间隙核实到包裹信息,及时转线下催办。
“办理原产地证书没有办法去西永海关现场盖章,但又有时效性,有什么办法能尽早盖章?”放下电话,任玲玲联系西永海关核实后,立即告知企业可到就近所属海关办理,以及办理的具体步骤。当回访企业问题是否解决时,企业咨询人表示,问题已得到解决,并致以感谢。此时任玲玲对工作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除了任玲玲在岗值守,热线其他的话务员也全部通过云桌面实现了远程接线,“远程接线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话务员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何瑞婷介绍,她作为班长需要时刻监测后台数据和掌握话务员接线情况,并与技术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热线不间断服务不打烊
自11月以来,重庆海关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迅速激活应急预案,充分调动线上线下人力资源,有力保障关区对外服务渠道高效畅通稳妥,实现平急快速转换,“在岗接听+远程办公”保障热线畅通,接听来电约700通,接通率保持在99%以上。
强化部门协同处置,“快处快办+重点回访”保障通关咨询快响应,安排专人实时关注12345热线、网站留言、微客服等渠道咨询投诉,针对行邮、通关、行政审批等重点咨询事项专人跟进回访、协调办理100余次,当事人问题均已解决,得到企业群众较好反响。
在回应社会关切中,临时调整信访模式,采取“网上引导+督促办理”措施,保障特殊时期接访工作不断档,受理的信访事项均已办结反馈。通过“重庆海关发布”及时告知公众电话信访、网上信访、来信来函渠道及疫情期间业务办理指南,畅通渠道助企便民,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12360服务热线服务员,她们是重庆海关“保运转”的一个缩影。她们是引导者,对群众的急躁、企业的不解感同身受,始终冷静客观,真实反映所听诉求;她们是沟通者,一根电话线,连着企业和群众,也连着关里各部门单位;她们是指路人,帮助企业、群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她们不在一线,但一直在线。
甘肃日报:甘肃出口企业申领原产地证书通过智能审核迈入“秒通”模式
宁德海关精准施策助企降本减负促镍铁进口
6月26日北京海关举行“6·26”国际禁毒主题开放日活动
关于出口到美国的钢制货架问题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