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上海报关公司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集聚浦东 上海海关提供通关便利

2025-05-131次
浦东新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目光,记者近日从上海海关获悉,截至目前为止,落户浦东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已达到近140家。研发机构特别是大型研发中心的集聚对口岸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上海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
研发机构集聚浦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涌入中国。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我国投资。浦东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落户。外商投资研发机构最早入驻浦东可以追溯到浦东开发开放的初期阶段,至今已有10年时间,但这些研发机构并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纯研发机构,而是生产型企业为本企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研发部门,规模较小,一般不对外承揽研发业务。目前,此类研发机构在浦东已有100余家。
在聚焦张江战略实施后,浦东新区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集聚效应日益增强,凭借优越的投资环境,浦东已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本世纪初,规模大、水平高、由跨国公司投资的纯研发机构大量入驻浦东。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国际著名企业,如通用电气(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杜邦(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以及霍尼韦尔(中国)研发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等。截至目前为止,浦东新区注册成立的跨国公司大型研发中心已达41家,投资总额4.9亿美元,平均投资额近1200万元美元,其中最高投资额达到8200余万美元。据了解,目前浦东地区设立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以独资形式为主,占总数的75.8%,主要来自于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其行业特征看,以从事生物医药、it、通信、汽车、电器等支柱型行业为主,均属于世界尖端技术行业,科技含量较高。
海关积极应对通关新要求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大量进驻,对上海口岸通关效率以及海关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传统生产性企业进口生产用设备的可规划性较强,而研发中心进口研发用仪器设备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和合同要求而有所不同,并且可能随时更新;另一方面,研发中心进口设备的时间也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可能根据实验检验、测试、化验等不同阶段的要求随时进口,设备的使用周期也经常难以确定。
此外,传统生产性企业一般会批量进口大量原材料以满足生产需要,进出口频次相对较低。而研发中心为了满足实验等要求,往往会多批次、少批量地进口不同实验器材、样本、耗材等。其中用于试验的大量试剂、酶等生化类制品,对保存的时间、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新型测试用品、试剂等,价格、归类难度大,无论对海关的通关效率,还是进出口监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在帮助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上海海关积极研究对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海关对部分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研发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数量合理的配套件、备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可以利用自有资金及技术改造的形式,在原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进口一些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享受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减免。
同时,上海海关对部分诚信规范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实施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担保验放、先放后税等便捷通关措施。目前,上海海关提供便捷通关服务的首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分别是: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通用电气(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和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据上海海关统计,自2000年第一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入驻浦东以来,截至目前为止,浦东海关共受理该类研发中心减免税申请1600余批,货值8000余万美元,减免税款1.4亿余美元。
研发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设立和运作是其在中国投资成熟化、系统化的重要表现,代表着跨国公司对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成长的信心。同时也将有利于从技术、人才、管理、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后,其开放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会把先进的研发活动带入中国,通过合作、交流和竞争,促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直接运用母公司先进技术提升在华经营活动的技术水平,或者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研发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国内的科技创新人才,壮大我国的科研力量。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进驻我国,一方面可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另一方面为国内培养高学历人才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和就业的机会。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国内企业学习先进的研究开发管理经验,提高研发管理水平,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新的研发理念和技术,其长久以来积累的较为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组织原则和公司经营理念会通过各种途经影响中国的科研管理人员。与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合作,还将使国内企业的研究课题跟上国际潮流,更新研究设备,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开发管理水平。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转化能力,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跨国公司的研究课题大多具有市场前景,具有很好的可转化价值。这种研究开发思路的引进,将对改善国内研究开发转化水平低的局面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推动我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此外,跨国公司的集聚效应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也不容忽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一般都集中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而一旦集聚形成一定规模,将有利于强化区域的创新体系,有利于培育一批重点行业的技术能力,在中国形成一些高新技术聚集区。这些高新技术聚集区的形成,又将吸引更多国内外创新企业的加入,从而推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是其中一个高新技术聚集区的代表,它的形成不仅促进了浦东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提升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乃至综合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扫黑办第5特派督导组进驻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督导
石家庄海关驻曹妃甸港区办事处优化监管服务获好评
兰州海关多举措促进甘肃苹果扩大出口
烟台海关开辟“绿色通道” 迎来3941头澳大利亚种牛
西安海关助力猕猴桃首次出口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