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关推出首批22家“直放”企业 优化通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
2025-05-2818次
据拱北海关信息:近期,该关进一步探索优化以企业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分类审单新模式,努力创建最畅顺通关环境,确保国家税收应收尽收。自2009年2月1日起,该关根据关区守法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守法资信、申报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对关区符合条件的22家守法企业的应税报关单实行电子审单—信任放行—事后监控的“直放”管理模式,取得较好成效。据统计,今年2月份“直放”企业进口应税商品总值1.5亿美元,共征收两税9572万元人民币,占该关税收总额的9.7%。同时,“直放”企业的通关时间平均缩减近1个小时,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以进口量值较大的珠海碧辟化工有限公司为例,实施电子快速通关新模式后,2009年2月份该企业有税费报关单由电子审结至税费打印环节的海关作业时间仅为0.34小时,与上月环比加快了74%,通关提速效果显著。
“直放”管理模式是将首批符合条件的22家守法企业的有税费报关单调整至现场接单审核通道(g通道),即报关单经由电子审单审结通过后,直接派至现场接单审核岗位,省去审单中心人工审单环节,由现场海关对已经预归类预审价的商品直接办理征税和验放手续,缩短了海关作业时间,有效提高企业通关效率。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不仅直接体现在提高企业通关效率、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方面,也有效地帮助企业缩短生产经营周期、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税能力、增加国家和地方税收。同时,也对积极促进珠海、中山两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地方经济在全球金融海啸波及的逆境中顽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该关为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优化审单作业模式,在实行 “直放”管理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做法还有:
一是对纳入该关纳税档案资料库的企业和未纳入档案库的a类生产型企业,实行预归类、预审价,并由人工审单环节予以审结的作业模式,通过审单和监管时空的前推后移,较好地解决了通关瓶颈的难题。据统计,2008年该关共对154家企业进口的11448项商品实施了规范申报和预归类预审价,其进口总值达81.4亿美元,共征收两税29.6亿元,占该关税收总量已达35%。
二是对重点企业、重点商品实行人工重点审单,现场重点验核的审单通关模式,同时开展风险审单,并充分发挥批量复核对审单实时信息支持和指导作用,加强重点敏感进出口商品的风险评估工作。据统计,2008年全年该关共人工批量复核报关单150217份,纠正商品归类1624项;人工审单环节下达即决式布控指令1762条,布控有效率达78.42%;通过人工审单和批量复核等共计补税1362万元。
实践证明,以企业为单元的分类审单模式的探索是积极有效的。我关将在取得的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探索和实践力度,将“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理念继续深入和推广,积极扩大新模式的实行范围和空间,引导更多的诚信守法企业规范管理,实现监管与服务的平衡,促进守法企业的通关便利,促进最大限度的贸易便利化。
前8个月山东省进出口同比增长18.2%
保证金销案及退还证金操作流程及所需提供资料
重拳打击农产品走私 石家庄海关开展“绿风”行动
前10个月山东省进出口值超去年全年 10月份出口值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今年外贸总额有望突破16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