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大港海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基层海关矛盾化解新途径,构建“1+1+n”行政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即建立1个行政执法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室、配备1个公职律师团队、组建n个行政纠纷化解工作小组,积极引导行政相对人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合规表达诉求,从源头预防矛盾,有效化解可能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纠纷,2020年以来保持“零复议”“零诉讼”。
搭建调解“新平台”
“现在企业经营这么困难,还要对我们的产品出口进行限制,你们到底是把关还是设卡?”青岛市某水产品出口企业业务负责人章经理在接到海关整改通知后气愤地表示。该企业自2021年以来因出口产品大肠杆菌超标连续被国外通报3次,青岛大港海关完成国外通报调查相关工作后,发现其生产车间存在现场冷凝水、空气流向及臭氧杀菌验证等方面的问题,依法对其出具整改通知,要求其进行整改,待复核合格后再出口。
对于企业言辞上有情绪,行动上不配合的情况,践行“枫桥经验”工作室第一时间组织核查、查验、企管等部门进行分析研讨,并赴企业进行实地调处。经过现场普法和业务指导,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出口食品国外通报的严重后果,积极配合整改。在海关的指导下,该企业仅用5天时间便快速完成整改并恢复了出口。
“只有充分回应企业诉求,耐心讲解海关执法的事实和依据,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才能让一场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得以化解。践行‘枫桥经验’实体工作室搭建起行政纠纷化解的‘新平台’,实实在在地化解了关企矛盾,建立了信任关系,节约了各方成本。”核查科科长刘伟如是说。
以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和公职律师团队为基础,青岛大港海关建立践行“枫桥经验”实体工作室,充分发挥排查调处化解行政纠纷主导作用,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吸纳处罚、归类、查验、企管、稽核查等纠纷易发领域专家共计28人参与重大执法纠纷调处化解,初步实现纠纷态势准确掌握,调解资源精准配置,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基本健全,形成“阵地前移、预防为主、调解优先、促进和谐”的纠纷化解新格局。
打造和谐“金钥匙”
“我们不是故意拖欠税款,实在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长时间停工,国外客户把订单都转移到别的加工厂了,眼看工厂要经营不下去了,好不容易签下一个新客户的订单,新备案的手册料件都是借钱买的,海关还要对以前的手册追补税,我们企业还怎么经营!”青岛某加工贸易企业负责人王经理在电话里向青岛海关法规处复议应诉科工作人员抱怨道。2021年11月,对于该企业手册项下保税料件短少欠缴税款的行为,青岛大港海关及时启动追补税程序,企业以法定代表人变故、经营人员流失、疫情期间业务缩水、账面资金紧等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在得知海关已启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后,企业负责人情绪更加激动,欲申请行政复议。
为有效化解矛盾,避免国家税款流失,青岛海关“枫桥经验”孵化中心主动介入,联系青岛大港海关践行“枫桥经验”工作室联合进行纠纷调处,选派专家团队成员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了解到企业对征税决定无异议,主要是目前经营困难直接缴纳税款有困难。后经赴企业实地勘察、座谈,进一步了解到企业虽然暂时存在困难,但仍有继续经营的意愿,也具备恢复生产的能力。针对此种情况,一方面协调业务部门加大对企业的支持指导,动员支持企业恢复扩大生产,避免出现企业倒闭或者经营异常,导致无法执行的结果;另一方面继续向企业负责人宣传解读政策、督促企业在法定期限内如实缴纳税款。该企业最终依法履行税款缴纳义务,补缴税款22万余元。
“之前我们那么不配合,海关还积极帮助我们恢复生产,走出困境,真的非常感谢!经过海关详细解释,我们确实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及时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性,咱这种沟通渠道相较于行政复议而言,更加简便快捷,我们也省去了整理材料、搜集证据等繁琐程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权威的解答。”王经理真诚地说。
青岛海关与隶属海关建立联动机制,秉持协调化解理念,对向行政复议机构咨询的行政争议及时启动分类施策,专人专岗答疑解惑、沟通协调、引导劝导,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意见,在法律框架内做到“说清法理、说明事理、说深道理、说透情理”,真正做到“事心双解”。
点燃发展“助推器”
2022年初,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广食品厂拟向新加坡出口新的产品。“按照新加坡相关规定,已对新加坡注册的企业,拟新增注册品种的,必须通过官方推荐,新加坡批准后,企业方可向新加坡出口新的产品。”青岛大港海关关员告知企业新加坡注册的相关要求。“现在马上就要到交货时间了,对外推荐注册流程时间这么长,疫情已经对我们企业影响很大了,好不容易有个订单,如果赶不上节前发货,我们损失就太大了。”企业部门负责人李部长有些不满。
企业资质管理科科长应骏意识到,在疫情情况下,即使正常的程序也可能会成为企业情绪的爆发点,立即将有关情况反馈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室。工作室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一方面稳定企业负责人情绪,向企业宣贯新加坡注册的要求,做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风险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按照对外推荐要求整理相关材料,加快推荐流程办理速度。与此同时,该关企业资质管理科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协调多方,不断完善企业推荐材料。经过不懈努力,该企业及时获得了新加坡增加注册品种的批准。
“这是这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好消息,可以按时出货,真的是太感谢海关了。”李部长笑道。
业务纠纷调处过程中找准矛盾点,以“甘做‘支点’、解决‘痛点’、打通‘堵点’、服务‘焦点’”为宗旨,充分利用政策宣讲会、关企工作群、现场查验、企业调研等多种渠道进行政策法规宣传,重点针对重点商品归类、固体废物认定、行邮物品监管、企业信用调整等内容进行宣传,帮助进出口企业读懂政策,规范申报,实实在在帮扶企业提质增效。今年1-6月,该关共受理进出口货物申报60.8万批,货值284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34.5%,有效助力地方外贸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效能和综合治理水平,坚持‘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最大限度地化解行政纠纷、防范执法风险,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保稳提质贡献法治力量。”青岛大港海关副关长黄拥军表示。(边锐、孟令坤、杨珂/文)
保税物流园区仓储范围
海关推出归类化验APP 方便进出口企业快捷准确申报
79件顶级艺术品来渝参展 重庆海关上门开“绿色通道”通关
网上办理
南昌海关大力推广税费电子支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