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动员,也是一次全员“崇法尚德”的实践,高质量的制度供给和严格的制度执行一体推进,崇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放管服”改革更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去年以来,“法治青关”建设引领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扎实推进。
顶格推进同心筑
2020年初始,青岛海关党委确定年度九件大事实事,建设“法治青关”位列其中。自此,法治工作被作为“骨干工程”写入了青岛海关新时代现代化强关建设方案,“法治青关”示范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随后,青岛海关制定2020-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3年法治建设20项重点任务和35项指标,擘画了“法治青关”的建设蓝图。
顶层谋划,顶格推进。在打造“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法治海关建设“样板田”过程中,青岛海关党委始终走在“法治青关”建设最前方。
制定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定,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青关”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青岛海关推动“关键少数”做“崇法”表率,始终以科学的顶层设计引领关区法治建设蹄疾步稳,通过示范创建活动促提升、带发展。
与此同时,青岛海关打造“崇法尚德”宣传队,开展以案释法,实现“送法上门”全覆盖,19个隶属海关申报创建24个单项示范点。如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已全方位地融入了关区工作方方面面,推动着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规范执法实效显
点开青岛海关岗位操作手册系统,从取样、送样到结果判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规范要求。
“手册能够让基层关员在短时间内精准把握岗位职责、工作依据和操作流程,成为我们执法必备的工具书。”青岛海关所属龙口海关查验二科科长仲崇杰说。
“执法规范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行为准则。”青岛海关法规处处长张术杰说,“我们将规范、标准、统一的执法理念和要求嵌入制度设计,从而最终体现到每一个具体执法行为上来。”
为此,该关用制度扎紧海关执法的“笼子”,全面构建起“规范性文件-制度-岗位操作手册-操作规范”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的青关制度体系,以及覆盖26个业务门类、157个岗位的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
清单规范也成为了海关执法的“尺度”。青岛海关出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清单32项,制定涉检处罚率先制定操作指引和裁量基准,编制53万余字的办案手册。
此外,青岛海关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搭建“执法疑难问题”收集解决平台,海关机构改革以来34起复议应诉案件“零败诉”的背后,彰显出海关执法的规范性。
法雨润心氛围浓
“法治青关”建设的“源头活水”,来自广大关警员内心的深深认同和行动自觉。“这种认同与自觉,得益于持续精准的普法宣传。”法规处副处长陈辉这样说。
在青岛大港海关办公大楼,包含“明法·书法于心”“崇法·奉法循理”等7大板块的法治文化长廊,在声光电等多元展示下,氤氲着浓浓的法治氛围。这里是该关通往餐厅的必经之路,海关关员每天都能享受一道“法治大餐”。
这是青岛海关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关擦亮“青关法语”普法品牌,实现隶属海关“一关一品”,建好用好普法基地,一批普法品牌熠熠闪亮。
怎样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该关坚持分层分众因材施教,成立“普法讲师团”,通过“云端开讲”送法到一线,13个案例入选全国海关优秀普法案例,建成9家省级法治文化基地,均列全国海关首位。
硬核的背后,是一支以法制岗位人员为主、公职律师、法治人才专家库为辅的德才兼备的法治团队,3人入选署级普法讲师团,5人入选总署应诉人才库。疫情防控期间,这支队伍编发疫情防控汇编113部,为依法防控、精准防控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闫新良 韩星忠/文)
北京海关查获外籍男身着“毒品裤”携毒7.88公斤(转载)
椰浆粉进口清关流程_怎么带上飞机?
象山海关助企抢占春节生鲜市场
在国外运回国的清朝时代的木屏风.如何报关
图们海关政策支持助力口岸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