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料进口报关

三位老缉警眼中的 “缉私事”之叶翔:有双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

2025-07-128次
缉警履历:1986年浙江省警校毕业,分配到浙江公安专科学院,先后负责过教学管理、人事、保卫等工作。1997年进入浙江省公安厅工作,1999年5月调至杭州海关,先后从事督察、侦查等工作。现任杭州海关缉私局侦查处二科科长。送爱称 “老叶”。
从督察部门到侦查的综合部门再到一线办案,老叶笑着说自己十年缉私警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七个字:离案子越来越近。
“在学校那么多年,一直都是搞理论的,总想着能实践一把。”一心想去办案的老叶,一进海关却被分配到了督察部门。虽然有点失望,但 “干一行、钻一行”的叶翔还是努力干起了督察工作,先是起草制定了杭州海关缉私局十条局规,受到总署缉私局的肯定,后来又代表杭州海关缉私局参与了全国海关缉私系统警务公开办法的起草工作。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业余时间里,老叶就像海绵吸水似的拼命学习海关和缉私业务,为有朝一日能办案做着准备。2003年,调到侦查部门从事综合工作的老叶,终于等来了他的机会。 “缉私警察刚成立的时候,闯关走私的行为比较多,比如我们局在舟山打击过油品和冻品走私。经过一段时间海关的严厉打击,像闯关这样简单、直接的走私手法少了,价格瞒骗等复杂、隐蔽的走私手法慢慢多了起来。”这让老叶意识到,以往全力打击海上走私的办案思路必然要发生变化。当时,海关已经在业务办理中引入了信息化手段——h883系统。这个汇聚了所有进出口通关数据的平台,引起了老叶极大的兴趣, “低报价格、伪报品名,这些价格瞒骗的走私手法,就是在报关数据上做手脚。只要盯住数据,就一定能发现走私的 ‘蛛丝马迹’。”于是,每天一有空,老叶和同事就凑到电脑前,琢磨起了一屏一屏的报关数据,仔细搜寻数据的异常之处,并与网络上、生活中接触到的情况做比较。 “那会儿,海关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数据风险分析工作,我们这样做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是 ‘摸着石头过河’”。就这样,连续看了几个月数据,老叶和同事终于从成千上万条数据中看出了点 “名堂”,发现了一起倒卖减免税设备喷绘机走私案,涉税800万元人民币。 “案子办结后,我写了总结材料上报总署缉私局。总局对于这种通过数据分析 ‘找’到案子的做法很感兴趣,专门编了一期信息发全国海关缉私系统 ‘借鉴并学习’”,回忆起自己当时看到那一期信息的情形,老叶有些激动, “很开心,像彩票中了大奖似的。”
尝到了甜头的老叶,一头扎进了数据堆里。2004年5月份,统计部门写了一篇关于板材进出口的统计分析文章,细心的老叶对此上了心。 “那阵子看数据的时候,就对板材有所怀疑,这篇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印证了我的判断。”老叶当即从h883平台上调取了关区所有板材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板材行业存在严重行业价格低报现象,并建议就此展开打私专项行动。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叶翔终于如愿以偿地出现在了办案一线,并把他令人称道的细心,带到了查案中。
行动第一天,行动小组查了3家前期数据分析显示走私嫌疑较大的企业,却一无所获。行动第二天,行动小组采纳了老叶“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大企业”的建议,选择了一家板材进出口大户,查了一上午,仍然没有发现走私的有力证据。 “当时我的压力比较大,毕竟行动是我建议开展的。”分析了一下形势,老叶觉得企业可能对海关查账有所准备,继续按照常规方法查,估计很难有突破, “这时候,我忽然想到,如果电脑中真的曾经存储过什么重要线索,企业匆忙间删除,很可能会留下痕迹。”顺着这个思路,行动小组很快就从企业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副总经理的电脑 “回收站”里,找到了突破该案的关键证据——不久前被企业删除的板材进口真实账单、明细表,案子由此 “柳暗花明”。
板材案之后,老叶又参与查办了我国海关查获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古生物化石走私案、跨境毒品安眠酮走私案、羽绒行业走私案等一系列大案。就在同事们为他鼓掌,说他 “长了一双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的时候,老叶却琢磨起了新的问题。 “近几年办的案子,比如古生物化石走私、固体废物走私,很多都涉及鉴定问题,但是国内目前专业的、权威的鉴定机构比较少,有的领域,比如一些高精尖的机械设备,甚至根本就没有 ‘国’字头的鉴定机构。”谈起这个问题,老叶有些担忧, “我们局查到过不少伪报技术指标骗取免税优惠的案子,走私分子联合境外货主在发货时把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篡改了,以达到免税要求。这样的案子,不仅发现难,鉴定也是颇费周折。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说到这儿,老叶又眯起了他那双鹰一般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笑了。

古生物化石保护“盲区”期待突破
义乌海关贴心服务文博会
印度海运港口:新德里(new delhi)港口
企业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现申请办理进口食品商备案,请问要去哪个海关提交纸质申请材料?
机场进口报关代理公司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下一条:卡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