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深化改革为湛江鱼虾畅游海外增添活力
2025-07-269次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外市场疲软的不利形势下,湛江市水海产品进出口一支独秀,逆势上扬,1—4月进出口2.8万吨,同比增加12.4%,其中出口2.4万吨,同比增加6.9%,进口0.4万吨,同比增加73.5%。
“海关的高效服务,物流的顺畅便捷,为湛江本土水产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亚洲海产(湛江)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超在谈到湛江海关推动的环北部湾“三地七方”机制时,算了这样一笔帐,“以前我们在货运路线上没有选择,一定得从香港、深圳搭国际班轮才能出口,有时船期一等就是一两个星期,时间和物流成本都很高。但环北部湾海关区域合作模式推行之后,只要湛江、南宁、海口有去往东南亚的航线,我们就可以上下货,做到‘坐在家门口出口’、‘随时有货随时走’,时间上可节省2—3天,而且每走一个集装箱的成本也减少了300到400美金。”
在环北部湾“三地七方”机制下,湛江、海口、南宁海关共同创新海关监管新模式,四个港口企业(湛江港、北部湾港、海南港航、国投裕廊洋浦港)共同培育物流新航线,推动班轮航线由零散化向网络化转变,缩短航线距离,大幅降低水海产品运输成本。2015年以来,湛江港已累计新增10条新航线,通往东盟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孟加拉6个国家,覆盖8大枢纽港口,为湛江市水海产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在顺畅水海产品进出国门的物流通道的同时,湛江海关结合水海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易损等特点,推行的“智能化快速通关”模式也极大满足了水产企业的通关需求。“智能化快速通关”模式推广应用后,符合条件的进出口企业只需按申报价格缴纳保证金即可快速放行,平均通关时间较改革前大幅减少80%。
具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的湛江国联水产公司报关负责人介绍,该司于2015年11月2日向湛江海关申请了智能化快速通关资格,自此货物通关只需半天时间,有时从申报到货物放行甚至仅需要1-2小时,公司滞柜费、码头堆存费、货柜打冷费等大幅减少,为企业节约不少成本。
为支持湛江水海产品进出口,湛江海关还通过深化无纸化通关改革,采取24小时预约加班、设立鲜活产品专用通关通道等便利措施切实提高通关效率,保障进出口产品的鲜活度和品质。
此外,该关积极推进“湛江首批国家级水海产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用好国家关于种子种苗和科研用品等方面的税收减免政策,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实力提升;支持建设南方水产交易中心保税冷库,整合全球海产资源,打造“中国—东盟渔业水海产品的集散地”和“中国首家冷冻食品进出口示范基地”,便利企业开展冷链和物流配送等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下一步,湛江海关将以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为契机,推动中心加快冷库建设,研究推进进口生鲜水海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和保税展示中心,大力宣传保税仓储政策,引导水海产业壮大发展。
(文/办公室 庞宇明,关税处、统计处、霞山海关、审单处)
永康日报:年外贸50万美元可申报A类企业
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前马尾口岸进口水果通关忙
秦皇岛海关迎110岁生日(转载)
《河南日报》:河南“上新”22条举措 助力外贸扩量提质
邮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