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大连海关多举措助推船舶高端制造业振兴发展
2025-08-077次
船舶制造业是辽宁大连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国产航母双龙出海,到第一百艘超大型油轮(vlcc)乘风破浪,再到天然气(lng)运输船、24000teu集装箱船订单纷至沓来……据海关统计,从2011年到2021年,大连船舶出口总值达1261.9亿元。十年来,大连造船业产能逐年提升,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并凭借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不断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造船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正向着“致力成为全球海上物流载体最佳提供者”的愿景不断奋进。
十年来,大连地区造船业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全球首艘翼型风帆助推vlcc、智能vlcc成功交付,全球首座全封闭markⅲ型lng船模拟舱完工并获得认可证书,全球率先开发薄膜燃料舱lng动力vlcc、零碳排放超大型集装箱船、零碳排放vlcc和二氧化碳运输船。
十年来,大连地区造船业取得市场新突破。c型罐lng燃料动力vlcc取得市场突破,15.5万吨穿梭油轮和通用型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自主设计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压力容器产品类型实现全覆盖,海水淡化装置、单点系泊装置的设计制造技术更加成熟,lng储罐等产品形成设计和建造能力。
十年来,大连地区造船业实现高度智能化生产作业。相继建成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智能管加工车间、智能仓库等,实现了生产作业的高效化、智能化、可视化,在船舶性能、造船效率和船舶质量上始终处于国内一流,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船舶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为支持大连地区造船业健康发展,大连海关深入调查研究造船行业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监管流程,全力保障船舶制造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资金链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工程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叶宏说,“大连海关积极释放税收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灵活选择缴税方式,保证金清退单‘不过夜’,仅2022年就清退保证金4500万元,帮助我们盘活了资金。”
船舶制造业务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展,针对加工手册金额大、生产周期长、备案料件多等特点,大连海关对产品和合同履行情况开展动态跟踪,实时掌握企业作业情况,在手册变更、料件结转等环节合理优化处置流程,为船舶建造提供有力支持。
“以往企业在进口大型船用配件时,货物到港后需要多次吊装、堆存、转移,通关时间一般需要5天,采用‘船边直提’监管模式后,不仅能节省80%的通关时间,而且能显著降低各项成本。”大连海关所属大连港湾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王红介绍说。
另外,大连海关在推广“船边直提”业务的同时,创新使用“云眼查”监管模式,确保口岸疫情防控与船用设备快速通关“两不误”。
“企业有需求,我们有行动。”大连海关所属旅顺海关查检科科长刘昕介绍:“我们实施全天候预约查验,‘7×24小时’接受企业查验申请,即便是节假日企业的货物都能按时提离。”
2021年5月,为进一步推进大连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连海关制定并实施了“大连海关支持船舶行业发展十项措施”,重点支持船舶企业开展集团保税监管,扩大以企业为单元管理模式在船舶行业的适用范围,叠加“自主备案、自主核报、自主缴税、自定核销周期”等一系列优惠措施,简化海关手续,为助推船舶高端制造业振兴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十年来,100多艘万吨巨轮从大连启航走向世界各地,见证了大连地区船舶制造行业十年的跨越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大连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大连地区实体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李显霖、丁义鹏、王 辉/文)
大窑湾海关查获管制刀具2把
厦门海关开启拼箱货物快速通道,象屿保税区成福建出口拼箱货物集散地
肖力副关长在合肥会见宿州市邵郁副市长一行
沈阳海关牢记职责使命促进辽宁振兴
6月23日关长肖力在总关会见马鞍山市副市长王晓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