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进口货物维修报关

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东区正式运行

2025-08-104次
最近,从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传来喜讯,物流园区东区于2006年2月28日正式运行,加上已运作的物流园西区,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成为全国批准的区港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区面积最大的一个,达1.53平方公里,其中东区0.64平方公里,西区0.89平方公里.。
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自2005年1月28日成为经国务院验收的全国第三家正式封关运作的保税物流园区后,加大物流项目引进,大力拓展物流业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在全国已经运作的保税物流园区中名列前茅。投资额近10亿元的华尔润集团、投资额8亿元的长江国际等仓储物流企业已全部在西区投入运作。世界最大的化工物流企业--荷兰孚宝也已在物流园区东区投资1.8亿美元,并已正式开工建设。德国瓦克、荷兰世天威、日本日通、荷兰博斯勒、住友商事、三井、夏普等多个国际物流企业竞相入驻,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进区的物流项目总投资已突破40亿元,运作的物流企业达32家。
自2005年3月21日起,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全部实现了海关数据切换,第一票杜邦—旭化成公司的18吨聚甲醛货物于2005年3月28日顺利办理了出口业务,开出了第一张出口退税报关单。据统计,截至2006年2月28日,张家港保税区海关共处理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口报关单6056份,监管货运总量251.33万吨,货值17.14亿美元,征收关税达12.62亿元,签退出口退税黄单共2385份。货运总量和海关关税名列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封关运作的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是对国际物流实行保税政策的一个特殊经济区域,它设立于境内关外,依托港口和保税区的双重优势,同时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贸易四大功能。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针对上海市政府“十五”计划提出的建设以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包括浦东空港物流园和西北综合物流园区(陆路)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形势,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有效接轨上海,在功能上、物流种类上及运作模式上实施与上海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形成自身特色,壮大实力,强化比较竞争优势。
一年来,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各项功能逐步拓展,目前已实现了保税仓储、货物分拨、二线结转、跨区转关、集中报关、区间转让、提前申报等多项功能。一方面保税物流园区承继了保税区的仓储功能,为企业进口货物的保税仓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保税物流园区的入区退税政策也显现了强大的吸引力,企业利用“入区视同出口”的政策,解决了加工贸易中普遍存在的“香港一日游“的问题。作为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管理部门的保税区海关,为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形势和区域化管理的要求,自行开发了保税区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了园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信息联动”的管理要求,实现了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与毗邻保税区的联动发展,使两区功能得到扩展和补充,形成政策优势的辐射,促进了物流的发展,为进一步带动张家港保税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保税物流园区东区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均已全面准备就绪。各仓储企业也已入驻,如华夏物流、澳洋物流、普坤物流、华芳物流、东南国际物流、华杰物流、金昊物流等物流企业已先期运作。为进一步简化货物进出通道手续,张家港保税区海关将对保税物流园东区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在东区卡口设立集装箱和监管车辆自动判别系统、自动生成管理数据、自动实货放行,保税区、港区、保税物流园区、海关、企业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平台,使edi无纸报关、无人卡口自动放行成为现实。保税物流园区东区的正式投入运作将进一步提升了张家港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推动张家港保税区的新一轮大发展,有利于增强对长江流域物流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进口起重机报关有哪些?港口代理报关优势
1月份张家港保税区进口棉花仓储量激增
郑州海关E贸易试点验放商品突破1100万
黄埔海关关领导到隶属单位检查节日安全稳定工作
FT035592799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