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州食品进口报关

科技,让海关扎紧防腐“篱笆”

2025-08-114次
近年来,杭州海关运用现代科技和网络手段,利用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管理和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系统,构成了对海关前、中、后期业务的全面分析监控,有效地预防了执法腐败的发生。“电子眼”监控百里之外无盲点当
记者第一次走进杭州海关监察工作人员办公区时,对眼前的情形有些诧异。工作人员有的在一大堆电脑数据前长时间埋头观看,时不时点点鼠标,有的则在敲打键盘,不停地发送着电子信息。“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试点运行的‘廉情监控分析系统’。”杭州海关监察室副主任吴春雷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的监察干部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就可以监控到几百公里之外的通关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内设置的‘异常报告’功能便会自动启用,它像一双警惕的‘电子眼’,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比如发现一家企业在某段时间内,通关时间较短,查验率较低。某个海关关员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对某些企业进行过于频繁的操作等等,系统都会发出预警。”三大平台构筑多重防腐“篱笆”
吴春雷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海关总署开发推广包括h2000在内的一系列自动化办公系统,大大提高了海关的工作效率。“比如在进出口环节,实施计算机自动审单和专业人士集中审单,根据预先设定,计算机可在几秒钟内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证上60多项电子数据进行自动审核。这样一来,既提高了通关速度,又避免了人情因素,也减少了海关人员与执法相对人直接接触引发腐败的几率。”
继2002年杭州海关自行研究开发使用了“6+3内控管理系统”后,2007年,该关又开发了一套专门的“廉情监控分析系统”,这两大系统和h2000一起,构成了对海关前、中、后期业务的全面分析监控。
如今,杭州海关及其下属海关的监察人员,每天都要通过系统,对异常数据逐一进行处理。首先,他们会通过系统,向相应单位的部门领导发出“质询单”,询问这一异常情况存在的原因。对方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通过系统平台发送“处置单”对监察部门的“疑问”做出解释。如果超过规定的处置期限而没有回复,系统将自动显示成红色。在剔除客观原因后,监察人员便会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异常情况,深挖隐藏的廉政风险,并下达指令到隶属关、处、科三个层面做针对性处理。“防火墙”化潜在风险于无形“6+3内控管理系统”在杭州海关的全面使用,使执法监督从原先被动地依靠举报发现腐败现象,转变到如今全流程的实时监控,这一整套科技管理手段,被形象地称为监督管理的“轻骑兵”。
不仅如此,在有效发掘内部廉政风险的同时,“6+3内控管理系统”还能帮助监察人员将有价值的线索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和缉私办案部门,便于海关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有些走私大案,就是靠着6+3揪出来的。”吴春雷告诉记者,2006年10月,系统提示温州地区进口不锈钢价格存在异常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实地走访,监察部门发现这条小小的“提示”很可能牵扯着行业走私问题。经过认真、反复、细致的走访调查,在缉私部门据此破获了某进口公司走私不锈钢大案的同时,海关监察部门也成功发现了内部个别人员的违纪行为,并依法将相关人员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2006年以来,杭州海关依靠科技系统累计发现各类执法问题4000余个,发出督察单2327份,督察有效率高达60%以上。“并不是所有的预警背后都一定存在腐败行为。”吴春雷告诉记者,他们真正想做的,并不是单纯地通过系统“发现问题”,而是希望找到一种有效的“制约力量”。

银川海关党组召开2014年度民主生活会
关于动物标本进口
关于报关单上境内货源地的填写问题
12月26日成都海关杨泽军副关长赴攀枝花海关督导党建工作
春节旅游高峰来临 出入境携带现金注意最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