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酒进口报关

通关新模式——增强荆州口岸辐射力

2025-08-151次
记者刘娟 倪鹏 通讯员 胡忠华
今年3月1日,我市正式启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收”通关新模式。四机赛瓦等7家企业与荆州海关签订《关企合作备忘录》,成为首批获得“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资格的企业,享受“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通关便利。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是指企业在货物进出口时,可自主选择向其所属地海关申报,货物实际进出境海关办理货物验放的通关模式。与传统报关方式相比,这种通关模式免去了进出口货物在内陆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繁杂的转关手续,货物不必进入属地海关监管场所办理验放,不必办理转关手续,不必使用海关监管船、监管车辆,实现了跨关区物流的“一次申报、一次放行”。
此次签约的7家企业分别是:四机赛瓦石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飞利浦汽车照明湖北有限公司、湖北伟特电子有限公司、利洁时家化(中国)有限公司、湖北金龙非织布有限公司、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分类看,aa类企业1家,a类企业4家,b类生产型企业2家。从企业所在地看,5家荆州企业,2家为荆门企业。
事实上,自今年1月23日起,我市已在双a类及a类企业中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收”通关新模式。而从今年3月1日起,适用通关新模式的企业类别进一步扩大到b类生产型企业。
通关模式的创新,不仅将更多企业纳入“通关便利圈”,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升产品通关效率,更为荆州对外招商引资、吸引沿海产业转移落户增添新砝码。
通关大提速 降低通关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陈卫华是湖北伟特电子有限公司的报关员。来到荆州之前,他在深圳从事报关工作超过十年,“在深圳的时候,90%的报关工作都可以在网上操作完成。”
“公司转移落户荆州后,我们只能先从香港发货到武汉,再从武汉运到荆州工厂加工。”陈卫华说,采取传统通关模式,每一笔进出口业务都要经历在报关大厅排队办理报关手续、预约等待机场仓位、在机场备货、联系海关监管车辆运货、办理转关手续等步骤,不仅过程繁琐,而且一旦出现统计错误或其它客观原因,还可能造成进出口业务延误。
让陈卫华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春节前,有客户紧急下单要求1至2周内交货。“按照当时的报关程序,仅原材料进口报关就需要1周时间。物料还没发到工厂,客户已经在催交产品,”为了抢时间,陈卫华与同事一直守候在武汉机场,凌晨取到货物后连夜赶回荆州工厂加工。陈卫华直言“那就像一场战斗”。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的实行,对于湖北伟特电子这类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是个天大的喜讯。“在荆州海关申报,在深圳海关提货,不仅缩短了报关时间,更降低了公司成本,”陈卫华细细道出其中的优势:“两次申报、两次放行”转变为“一次申报、一次放行”;报关时间由5个工作日减少为2天,运输时间可以精确计时到分钟;以前办理进出口业务要在口岸海关、机场两头跑,现在在荆州海关即可办理所有通关手续;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出错几率大大减小。
“不用频繁地跑口岸海关,不用在报关大厅排队,不用海关监管车辆运货,不用再进属地海关监管场地。”陈卫华说,实行通关新模式,公司节约了三分之一的通关成本。
“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提升了企业无形竞争力。对此,湖北伟特电子公司总经理张宪深有感慨,“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产品的快进快出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力砝码,如果由于货物没有及时通关,导致无法按时交货,对于企业而言,损失的不仅仅是额外的费用,还可能是来年的订单。”
通关便利圈 惠及b类生产型企业区域辐射力凸显
此次和湖北伟特电子一同享受通关便利的企业共有7家,除1家aa类企业、4家a类企业外,另有两家为b类生产型企业。
据荆州海关关长袁昌海介绍,自今年3月1日起,除aa类及a类企业外,一年内无走私违规记录、资信良好的b类生产型企业,都可以申请选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行,简化了原跨关区货物的通关手续,将原来在主管海关查验为主的监管模式,改变为以口岸海关负责查验放行为主的方式。”
根据规定,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诚信企业在办理货物进出口时,可以自主选择通关模式,向主管海关申报,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办理货物验放手续。这无疑是为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松绑”,让更多企业在发展对外贸易中拥有更大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从荆州口岸辐射区域看,签约的7家企业中,有2家企业来自荆门,也意味着荆州口岸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凸显。
长期以来,荆州丰富的岸线资源是开展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大优势。荆州拥有650.8公里的长江岸线,长度居全省市州之首。通过近几年建设,荆州口岸环境更是日新月异。去年,荆州盐卡码头一举突破10万箱集装箱运输量,口岸业务辐射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与及周边荆门、钟祥、京山、潜江等县市和湘北常德等地区外贸企业均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现有基础上,“属地申报、口岸验收”通关模式出台,无疑将进一步增强荆州区域影响力,吸引更多周边城市企业来荆办理进出口贸易业务。
善用外贸政策 发展外向型经济助推外贸业升级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让在内陆海关报关的进出口企业享受与沿海企业同等的通关流程。袁昌海说,这一新举措在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为荆州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增强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据统计,2013年荆州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3%。印度、美国、欧盟及东盟是荆州企业最大的贸易“伙伴”,荆州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化工品、汽车零部件为主,进口以棉花、汽车空调零部件、木浆及化工原料等为主。
在2013年荆州市对外贸易中,有150家企业发生出口业务,其中57家企业出口规模超过100万美元。随着一批招商引资新项目逐步落地投产,更多有进出口业务的大项目将在未来为荆州外贸业发展贡献力量。
荆州海关综合业务科负责人操策说:“通过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扩大适用出口企业范围,为荆州外贸企业发展打造了一条便捷的通关‘高速公路’。”
如何引导更多荆州企业家“出海”,吸引外贸型企业转移落户荆州,推动荆州发展外向型经济?
操策认为,荆州需从三个方面加强“修炼”,为对外贸易发展助力:
进一步加快荆州传统产业升级,鼓励和引导企业提升产品的制造水平和科技含量,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优化出口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与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产业,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荆州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要规划利用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积极推进长江物流保税仓库建设,以保税仓库为平台,吸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龙头带动型和“关联配套”型加工企业落户荆州,促使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壮大,想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推动荆州加工贸易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一次申报、一次放行”
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收”通关新模式,免去了进出口货物在内陆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繁杂的转关手续,货物不必进入属地海关监管场所办理验放,不必办理转关手续,不必使用海关监管船、监管车辆,实现了跨关区物流的“一次申报、一次放行”。
外贸企业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规定,根据企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相关廉政规定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海关监管、统计记录等,设置aa、a、b、c、d五个管理类别,对有关企业进行评估、分类。
海关总署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订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其中aa类和a类企业适用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b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c类和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
在荆州海关注册的荆州市企业共有365家,其中aa类1家,a类11家,b类351家,c类2家。
用好用足政策杠杆
本报评论员倪鹏
对于荆州外贸企业来说,“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新模式地推行,无疑为企业打造了一条更便捷的进出口通道,为外贸企业打开了一扇更加广阔的窗口,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这是海关部门在营造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中做出的一次创新改革之举。作为企业而言,也要学会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优惠杠杆,为企业自身发展添一把力。
要想享受“属地申报、口岸验收”这一政策优惠,外贸企业首先必须要练好“内功”。具体来说,就是要时时“绷紧”进出口这根弦,严格规范自身进出口行为,做到严格自律、遵守规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坚决不踩“红线”,熟悉掌握进出口政策和规定,确保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无走私违规记录、资信良好,成为一家优质企业。练好“内功”不仅是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基础,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诚信形象。
此外,企业还要主动作为,时时了解掌握进出口政策的相关动态,主动与海关部门沟通,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政策,及时向海关等部门申请企业资质评估、分类,适时提高企业资质类别,主动自行申报、积极争取享受进出口新政策。只有这样用好用足政策杠杆,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外贸发展。

黄埔海关在全国海关加贸系统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分区赛(上海赛区)中取得优异成绩
珲春海关积极支持本地企业回家报关
这两个件半个月没有消息了
7日宜宾办密切跟踪2009年宜宾重点工业项目进口设备情况
宁夏一季度外贸展现“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