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厦门海关减税降费36亿元助力外贸企业企稳回升
2025-08-182次
今年1-7月,厦门海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引导进出口企业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共减、免、退税费36亿元,让企业真正享受“真金白银”红利,推动地方外贸“降中企稳、稳中爬升、负压前行、逐步向好”。
用足项目落实减免税政策
减免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今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国际经贸复杂形势影响,厦门关区进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纷纷面临订单取消、无法如期交付或资金周转等困难。为此,厦门海关立足海关业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主动服务指导企业用好政策。设立“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减免税业务。为适应疫情防控需求,引导企业采取网上办理审核手续辅以ems邮寄模式,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免税手续。1-7月,厦门海关办理减免税货值6.2亿美元,减免税款超3.8亿元。
原产地证是出口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证明,持有海关签发的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就可以享受到相应进口国的关税优惠,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厦门海关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指导企业用好原产地“经济国籍”证明,尽享自贸协定政策红利。1-7月厦门关区自由贸易协定项下商品享惠进口161.53亿元,税款减让14.06亿元。
同时,该关第一时间落实优化原产地出口签证程序,做到科学防疫,确保关区企业原产地证书顺利申领。与厦门市公安局等部门合力,将原产地证申领原有的“窗口发证+部分企业自助出证”模式升级为“居家申领”+“社区出证”+“城区寄证”三合一的一体化平台,最大程度实现“不见面审批”,有力支持厦门企业防疫情、稳外贸、促发展。1-7月,厦门海关签发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7.4万份、货值236.32亿元,为出口企业争取进口方税款减免14.91亿元,力助厦门企业“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
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复苏
石化产业是福建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稳外贸保能源安全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石化产业面临疫情及原油价格急剧下跌双重困难;同时,航空企业受疫情影响,经营陷入困境,资金流异常紧张。厦门海关发挥属地纳税服务,主动搜集石化和航空企业经营受疫情影响情况,及时审核准予3.96亿元税款延期三个月缴纳,延长向银行等担保机构索赔的期限,可减免滞纳金1726.34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厦门海关还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并详细解读退税政策,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面向企业做好执行一次性告知,规范退税报送材料;快速回应企业诉求,优化内部核批作业,提高退税效率。1-7月,厦门海关共办理1226笔退税,涉及税款金额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12.1倍。其中,仅恒安集团即收到退税款3514万元,真正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红利。
厦门海关还运用关税保证保险助力外贸企业减压稳产。1-7月,厦门关区共119家外贸进口企业使用关税保证保险保单累计进口货物122.08亿元,涉及税款20.32亿元。(余江)
关于加拿大和美国宠物兔的植源性粮的进口
武汉海关组织开展“军运会知识产权保护,武汉海关一路同行”宣传活动
芜湖出口加工区首家保税物流仓储企业注册成立
长沙海关首次查获入境“可卡因”
济南邮局海关查获疑似小叶紫檀制和黄花梨制手串各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