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时报》:深圳海关:案例讲评进科室 提升复议反哺效能
2025-08-2215次
一个案例胜过一套文件,案例是最生动的法治教材,也是最鲜活的法治实践。深圳海关用好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将执法现场作为案例讲评“第一现场”,创新“案例讲评进科室”机制,行政复议人员走进基层科室,与一线执法关员共同剖析案例,研究执法疑难问题,切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大家觉得这个案件中最关键的点在哪里?”
“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作出决定时有没有告知旅客有救济权利。”
“我觉得在于旅客身份和通关频次的确认。”
今年8月,针对旅检现场行政争议上升的趋势,深圳海关复议部门带着某入境旅客不服海关征税决定的案例来到业务现场,与一线执法关员共同复盘执法全过程,通过“沉浸式”研究讨论,一线关员对案件中的执法疑难问题豁然开朗。
深圳海关不断丰富“案例讲评进科室”活动组织形式,不断强化案例的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采取从基层科室“请进来”的方式,在12个业务条线遴选27名基层业务专家参与到复杂疑难行政复议案件的会商会诊中,让他们从复议人员的视角审视基层执法,全面查找执法风险和执法隐患,共同解决执法疑难问题。在个案讲评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共通性的案例,通过复议白皮书及《解决基层执法疑难问题工作简报》等形式发布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明确执法解题思路,让案例的指导效果进入更多科室、惠及更多关员。例如,在某公司不服海关处罚决定案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要求,提示在实施处罚时要充分考量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在某公司不服海关资质管理措施案例中,对基层海关普遍关注的文书送达问题,提示严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才能适用公告送达。
近3年来,该关共开展“案例讲评进科室”活动120余次,发布行政复议诉讼典型案例30余个、《解决基层执法疑难问题工作简报》10期,对40余类执法问题予以规范,大幅提升了一线关警员执法水平。
“身边的案例最能触动人心,我们复议部门要改变传统的‘坐堂办案’模式,把案例搬到现场来,才能真正达到‘办理一起案件、解决一类执法问题、规范一类执法行为’的效果。”深圳海关法规处副处长刘云松说。
留存待验20多天没收到短信怎么回事
进口关税配额证明
满洲里机场海关多举措释放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2021年11月11日,最新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
肖力副关长会见联想集团副总裁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