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进口欧洲产品报关

【国际商报】为澳门制造提供内地成本优势

2025-08-279次
珠澳跨境工业区首创双区优势政策叠加
2006年12月16日口岸周刊头版
“以普通制衣工为例,澳门那边每个月工资要1万多元人民币,而珠海这边每个月工资只需1千多元。”珠澳跨境工业区商会理事长、澳门商人雷建成对记者说。
12月8日,珠澳跨境工业区经过两年多建设,这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在澳门回归7周年前夕正式投入运作,促进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全国首创的监管模式
“园区的最大创新是首创‘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监管模式。”拱北海关驻保税区办事处主任邱明介绍,“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作为珠海保税区的延伸区,是全国目前唯一实行保税区政策和出口加工区政策双重政策的工业区,进出园区视同出入境。园区内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口同时享有保税区的相关优惠政策。”
加豪纺织有限公司在桥南面的澳门园区租赁厂房,在北面兴建大厦,“一家两院”似的在澳门、珠海安排不同生产工序,充分利用珠澳跨境工业区资源互补优势。据了解,虽然园区刚启用,已经有200多家企业相继申请入园挂牌。
今年6月,国务院决定,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专门口岸“全天24小时开放”,这成了珠三角西岸与澳门之间唯一24小时开放的通道。
专家认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初具海关各类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叠加、功能整合”雏形,在争取成为海关各类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创新的示范方面大有可为。
重要的开放通道
澳门回归7年来,拱北海关在连接澳门的横琴、拱北等口岸验放进出口澳门货物29000万吨,价值48亿美元。又一个珠澳通关口岸的运行,开启了内地与澳门合作的新起点。设立跨境工业区是中央政府为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促进澳门繁荣稳定,推动内地与澳门合作做出的重要决策。
珠澳跨境工业区最早是由澳门部分成衣界人士提出,旨在应对2005年全球纺织品及成衣配额制度取消对澳门所带来的冲击,防止澳门本地成衣制造企业大规模北移,影响本地就业。
在珠澳跨境工业区内,珠澳两地厂商可以跨境合作,灵活地运用原产地规则,实行工序流程合理安排。例如,澳门厂商可利用珠海方面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的优势,将劳动密集部分的工序安排在珠海园区进行,而将cepa规定的重要工序安排在澳门园区进行。这样,珠澳跨境工业区就能够把澳门的体制和原产地优势同珠海的低成本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澳门纺织成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澳门纺织成衣行业继续保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据介绍,通过填海造地形成的珠澳跨境工业区于2003年1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9日动工建设,以发展工业为主,兼顾物流、中转贸易、产品展销等功能。首期总面积为0.4平方公里,目前已有48家企业落户,其中珠海园区21家投资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产品涉及服装服饰、金银首饰加工、打印耗材生产、物流分拨等行业。
拱北海关促进跨境工业区发展
拱北海关作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的主管海关,全程参与了该区论证和建设,坚持海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促进珠澳跨境工业区健康、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实行先进的管理模式。针对珠澳跨境工业区的特殊模式,拱北海关为区内企业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流转”的监管理念,对货物进出口将采取“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新通关模式。该关专门组织开发了跨境工业区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与园区企业相连,大大提高通关效率。在珠海园区内最先进的科技监管设备一应俱全。
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最新的政策让珠澳跨境工业区成为全国的范本,去年7月启动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正在借鉴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创新政策和成功经验。
本报记者 李鹏

银川海关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召开会议研究7项改革内容
归类预裁定助力企业快速通关
重庆3年后进出口总额有望涨9倍
苏州海关对免税数量内的个人自用印刷品征税
办理征免税证明,减免税项目备案公司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