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出口加工区运作六周年成效显著
2025-08-2811次
昆山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10月8日正式投入运行,至今已运作6个年头。从在全国第一家提出设立出口加工区设想、第一家封关运作,到第一家开展网上报关试点、第一家开展深加工结转试点、第一家建成海关辅助管理系统,昆山出口加工区已成为昆山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本地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更是全国出口加工区的一面旗帜。六年来,昆山出口加工区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形势和加工贸易发展的新特点,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战略转变,培育it支柱产业,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营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海关监管业务迅猛增长,成为地区发展带动区。据统计,6年来,昆山出口加工区累计进出口总值达553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的1/3。2006年1-9月份进出口总值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38.4%,预计2006年进出口总值将突破230亿美元。正是加工区的强劲带动作用,近三年来,昆山市以每年外贸100亿美元的增量在发展,并且连续两年成为全国百强县(市)首位。昆山出口加工区已经成为昆山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是it企业云集,成为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目前入区的75个项目主要以生产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液晶显示器等it产业为主,形成昆山出口加工区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目前昆山出口加工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基地;仁宝、宏基、伦飞等台湾6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先后落户区内,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3。2005年昆山出口加工区内共有八家企业入围中国进出口企业百强。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带动了近二千多家配套企业扎根区外周边地区,催化了it产业群的聚集效应。
三是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为改革先行区。昆山海关始终坚持“严密监管、高效运作”的原则,把“出口加工区率先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先后进行了深加工结转试点、加工区信息平台试点、区区联动试点、协管队运行模式、物流分拨模式、分批送货集中报关模式、电子归类价格库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目前昆山海关按照2005年全国出口加工区会议精神,要按照吴仪副总理对“加工制造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功能定位,研究增加出口加工区的保税物流功能,积极探索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引入研发中心。
四是积极探索完善海关监管,成为管理示范区。昆山海关按照署领导提出的“示范区”要求,昆山海关强化对出口加工区管理品牌建设,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发挥示范区作用,努力探索出口加工区管理的示范化,配合中国海关学会出口加工区分会编写了《出口加工区操作实务》;自行开发“加工区信息管理平台”在省内出口加工区推广;探索建立卡口诚信管理;六年共接待全国出口加工区及兄弟海关约1800人次,通过经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有效进一步促进出口加工区健康发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五是实行加工贸易规范化管理,成为加工贸易发展样板区。出口加工区改变传统的对加工贸易实行企业手册为单元的管理,而实行区域式围网管理;同时昆山海关探索对出口加工区实行卡口和场站一站式管理,并借助高科技对加工区实行电子化管理。一方面,昆山海关试点开发了出口加工区辅助管理平台,探索实现区域管理智能化。上述系统被评为2004年度海关系统优秀科技项目二等奖;另一方面利用监管资源整合契机,在区内推广电子商品归类价格库,并建立区内统一的电子监控中心,探索实现监管手段信息化。6年来,昆山出口加工区每平方公里产生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0亿美元,有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青岛海关优质服务艺术展
7月11日,动植食处赴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专班开展贵州食用菌产业调研
石家庄海关助力诚信企业享受“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中国品保委(QBPC)代表、美国爱宝全球知识产权总监一行拜访黄埔海关
过境哈萨克斯坦的干鹿角(养殖的)到韩国的釜山,需要办理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