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花生油进口报关

击筑大江唱风流

2025-08-298次
——张家港海关加强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纪实
陈银健 张凌云
25年前的9月10日,在长江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平房内,苏南地区最早的海关诞生了。岁月沧桑,涛声依旧,25年的风雨过后,当初还显得那么稚小的海关已成长为一个业务齐全、功能凸显的现代海关。张家港海关,这个响亮的名字,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矗立在江畔的这片热土之上。张家港海关人,数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履行着把关与服务的神圣职责。据统计,1980年至2004年,张家港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1.04亿吨,监管进出口境船舶3.8万余艘次,征收税款403亿元。
“挥毫江南写锦绣,击筑大江唱风流”,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健步走来的张家港海关,正以一如既往的豪情与自信,与滚滚东流的长江共歌明天,与飞速发展的长三角经济共舞辉煌,为张家港市“黄金口岸”的对外形象注解着最好的诠释。
革固鼎新 效率为先
2004年,张家港海关税收历史性突破100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家年税收额超过100亿的县域海关,与此同时,当年共监管进出口货运量1867万吨。税收征管和货物监管作为海关的重要职能,这一成绩的背后,凝聚的是张家港海关高瞻远瞩的目标定位和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
“‘确定新的定位、推出新的举措、塑造新的精神、创造新的业绩’,要放开手脚,敢于打破一切旧的框框和模式,固步自封注定毫无作为!”以顾洪所关长为首的张家港海关党组响亮地提出了“四新”口号,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5年1月20日上午,陶氏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报关员徐力走进张家港海关报关厅,将公司进口环氧树脂的报关单证递给关员小陈,小陈迅速审单、签字、通过,徐力拿起手表看了一下,前后不过10分钟。时间在静悄悄地过去,其他几票报关单的处理时间出来了:环氧树脂票1票,10分钟;苯乙烯1票,9分钟;丙烯酸1票,10分钟。“快,真是快,以前一票单证就要两个小时还不止呢!”,徐力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感慨地说。
从两个小时到10分钟,这是张家港海关在南京关区对企业率先实行“便捷审价”以后,给通关速度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张家港海关近年来大力推进业务改革,促进物畅其流的缩影。
除“便捷审价”之外,“优先接单”、“分类管理”、“无纸报关”、“绿色通道”、“预约通关”、“商品预归类”、“集中报关”、“签署合作备忘录”等等,都是张家港海关为不断提高通关效率,采取的各种切实举措。通过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张家港海关逐渐形成了监管模式从“橄榄形”向“哑铃形”的转变,将工作重心前置后移,放在加强前期评估和后续监管上,而现场通关手续则相对简化,速度明显加快。
“整个口岸是一盘棋,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通关”,顾洪所关长如是说。张家港海关立足未来,眼光向外,主动向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发出倡议,积极打造口岸大通关电子信息平台,目前这一工程已雏形初具。按照计划,将可有效实现海关、国检、海事、边防等多个涉外部门的资源共享,构建更加严密、高效的监管体系和运作模式。
服务经济 助推发展
“找准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和契合点”,这是海关总署对当前海关工作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近年来,张家港海关牢记海关16字工作方针,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发展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2003年初,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拟以“整厂搬迁”的方式,从德国引进转炉炼钢、连铸、热轧生产线等,总价值超过3000万欧元,引进设备超过4000标箱。在货物已连续到港的情况下,张家港海关主动提前介入,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驻厂监管,分批进口,纸质申报,相对集中,汇总报关”的特事特办解决方案,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海关高度的信任,企业充分的发展”,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多次发出这样的赞誉。
运用同样的思路,张家港海关成功解决了保税区天宇羊毛、骏马集团等企业“整厂搬迁”的监管难题,还对进口废纸监管模式进行了改革,将在码头查验延伸到企业,每年仅此一项就可为企业节省费用近150万元。
事实上,在每一次特殊时期或具体困难面前,张家港海关总是及时挺身而出,迅速拿出总体措施和应对方案。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张家港海关迅速调研其对我国外贸出口形成的影响;2002年我国步入wto大舞台,在上半年外贸遭遇“寒流”的情况下,海关积极出台了支持地方外贸发展10项措施;2003年“非典”期间,海关出台特殊措施促进外贸进出口渡过难关,及时推出网络报批报验、远程监控查验等举措;2004年“禽流感”肆虐时,海关及时解决了张家港东海粮油有限公司15000吨豆粕存放问题,为企业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主动服务,执法为民。近年来,张家港海关经常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咨询,体现“解决实际问题,亲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宗旨。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张家港海关就先后赴保税区、沿江开发区、杨舍、金港、沙钢、浦项、杜邦旭化成等乡镇和企业进行现场办公近20次,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倾听企业呼声,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为增强企业外贸活力献计献策。
火眼金睛 严把国门
守法便利,违法必究。在我国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并与国际惯例深入接轨的今天,张家港海关正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起守法企业的“保护神”和不法企业的“狙击者”的双重角色。
2005年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庄严宣布,犯罪嫌疑人高某因犯走私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其偷逃的399万元税款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并处罚金400万元。听到终审判决那字字掷地的声音时,高某曾经昂着的头深深地低了下去。至此,这起案值达4000万元,名列2004年南京关区十大走私案件之一的上海某公司走私进口化工品大案画上了圆满句号。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案例吧:1996年,张家港海关在南京关区首次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例;2001年,查获走私文物大案,成为江苏口岸首起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的文物走私案例;2003年,查获江苏口岸最大的一起走私象牙案……据不完全统计,仅1999年组建缉私警察以来,张家港海关就立案查办各类案件370多起,案值近7亿元,罚没收入近8000万元,对37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为净化口岸的进出口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张家港海关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赢得了企业高度称赞。自2001年以来,张家港海关已累计查获侵权货物17起,侵权货物价值200多万元,有效地保护了被侵权企业利益。据统计,仅2003年至今,张家港海关就收到企业的各类锦旗和感谢信达100多面(封)。
严密的监管来自于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来自于现代化的手段。面对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和更高的通关要求,张家港海关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率的口号。近年来,张家港海关积极构建风险管理模式,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变被动式的“围追堵截”为主动式的“有效出击”。依托风险管理平台和口岸监控系统等各种监管系统,丰富强化电子、网络信息资源,有效拓展了现场监管人员和办案人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个“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化、通关一体化、监控电子化”的新型海关正跃然而出。
廉洁高效 文明之师
队伍建设是第一生产力。“要创造良好的业绩,就必须塑造优良的队伍”。多年以来,张家港海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队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从严治关,狠抓管理。
2005年1月28日,滴水成冰,天气异常寒冷,可对张家港海关通关科的四位同志来说,却意味的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日子。时值周末,按照以往惯例,又是一个单证高峰日,可由于各种原因,当天报关台下只剩下了两位关员,加上科长也只有四个人,面对堆成小山的报关单,怎么办?他们没有畏缩退却,而是知难而上,勇挑重担。范剑虹、陆晓飞两位科长带领杨劲松和季蕴茜两位关员,挥汗如雨,大干快干,全天共接单668票,进口审价60票,核税128票,平均每个人处理各类单证达200多票,是日常工作量的好几倍,有效地保证了当天税收的征管和顺畅的通关秩序,由于出口电子口岸网络问题,副科长陆晓飞同志还加班至晚上7点。巧的是,四位同志都是党员,面对埋头苦干、面露疲惫的四位关员,报关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赏:“海关的党员真是好样的,了不起!”。
这是发生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的动人一幕。其实,在张家港海关,无论是特殊时期,还是平常日子,无论是党员同志,还是共青团员、普通群众,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信念早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关员心中。近年来,张家港海关对内强调“从严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如处科长带班制度、绩效月度考核制度、过错问责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对外注重“公开透明”,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广泛听取企业和代理的意见建议、推出评选服务之星等窗口举措等,有效地加强了准军事化队伍管理,锻炼出了一支纪律严明、高效廉洁的海关队伍。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繁忙的通关现场,回答一个陌生的咨询电话达半个小时而毫无怨言;烈日酷暑下的码头场地,查验人员二话不说钻进气温达50多度的集装箱;不管在如何偏远的地方下厂监管,核销人员都是忍住辘辘饥肠或是趁着满天繁星匆匆赶回;面对企业递过来的礼品现金,毫不迟疑将其拒绝并耐心宣传海关廉政规定。
多年来,张家港海关一直被评为“江苏省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南京关区海关文明窗口”,其他获得的各类海关总署和南京海关先进集体个人荣誉称号更是不计其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05年5月,共青团中央隆重授予张家港海关报关厅以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25年来,张家港海关走过了一条创业之路、发展之路,今天,他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海关队伍提出的 “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依赖”等12字要求,继往开来,不断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阔步前进。

保鲜蔬菜
商务部公布对进口PBT树脂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
让火锅更火品牌更亮 重庆海关助力火锅底料香飘海外
行云流水的违规,差一点就瞒天过海了
海关高频咨询(十一)(危包证、信用培育、美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