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妙”通途 ——烟台海关疫情防控一线卫生检疫关员李平侧记
2025-09-0211次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稳妥,妙手精巧,“本”“妙”结合方能在棋局中游刃有余。在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值机科有这样一位年过50的卫生检疫关员李平,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一直以来,老李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奋战在国门一线,在平淡的“本手”中保持初心,在激流的“妙手”中勇于创造,在平凡的工作中不落“俗手”,时时刻刻彰显国门力量。
“本手”为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手”是基础,修炼好“本手”是第一要务。在烟台海关旅检现场,基本功最扎实的就属老李了。
作为在卫生检疫战线上奋战了近30年的老兵,老李亲历了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4年埃博拉、寨卡等多次重大疫情考验,在口岸卫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目前海关旅检工作的重中之重,老李发挥自身经验丰富的优势,多次组织开展疫情基础知识、防护要点以及航空器消毒等培训演练,结合实际工作狠抓细节、深入浅出讲解示范,确保一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规范作业。
老李经常对他的小组成员说:“工作不分长幼、不分你我,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知识,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独当一面。”他善于以情带兵、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不同条件的关员开展“一对一”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胜任基础工作。对于业务能力薄弱的关员,他指定业务骨干作为带教老师,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检查每个人的业务熟练程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妙手”为介
妙手是创新,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体现。如何在面对危急情况时灵光一现,如何在循规蹈矩的工作中走出创新之路,老李一直在思考着、实践着。
“旅客,您好,请坐。请对准摄像头出示您的海关申报二维码……”仅用一分钟,海关关员就通过电脑屏幕远程操作完成了旅客健康申报审核、采样知情同意书签署、标签打印等一系列流程。同样的场景每周都在上演,而“入境旅客远程电子审核”这关键一招最初就是来自于老李。
近两年,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对疫情的敏锐性让老李辗转反侧,“如何能降低同事们的感染风险呢?”
这一天,老李正在和远在北京上学的儿子视频电话,看着屏幕里的儿子,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能通过视频的形式与旅客交流,减少面对面接触,是不是就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了?
想到这里,李平立即上网搜集资料,连夜撰写工作报告,详实地阐述了远程流调的优势和可行性。很快,这一设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2021年7月1日,烟台空港口岸旅客远程电子审核系统正式上线,成为青岛海关辖区首个采用此模式的口岸。这一创新案例还成功入选关区“微创新”项目,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有了它,人员接触少了、通关速度快了,安全防护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李平的“妙手”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对他而言,先有熟能生巧,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创新点。
不落“俗手”
2022年的新春佳节,老李又是在旅检岗位上度过的。细算下来,他已经有20多个春节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了。端午、中秋等其他节日,也很少能和家人团聚。“这是我的职责,这是党员应该做的。”他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且身体力行。
但是,铁汉也有柔情时。此前,突发心梗的老父亲需要紧急抢救,作为儿子的李平却因为参与疫情防控无法陪伴左右,只能让爱人独自在医院跑上跑下。想到年迈的父亲,想到电话里妻子期盼的语气和瘦弱的身板,老李也曾偷偷地流下了眼泪。
因为腰间盘突出,老李长时间站立后,一走路腿就疼得厉害,同事们经常看见他穿着防护服一瘸一拐的身影。“轻伤不下火线”是一个老党员的坚定信念,时至今日,疫情防控已经过去了800多个日夜,他没有被伤病打倒,依旧坚守在一线顽强地战斗。
马上,李平就将带领他的组员开启第十一次的封闭管理工作,相信他“本”“妙”结合,定能再次开启不一样的精彩。(邢芳宇/文)
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采用重量鉴定新模式助力成品油出口“零等待”
武汉海关多措并举服务湖北对外开放
阿拉山口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和扶贫帮困活动
关于目的地查验的问题
《甘肃日报》: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区推行通关一体化改革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区推行通关一体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