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进口塑料报关

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5-09-0310次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彭园园 郑莉 田婷) 10月15日上午,市民何先生在芜湖市镜湖区赭山市场监管所大厅的智能审批一体机上办理个体营业执照。从提交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时5分钟。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涵盖名称自主申报、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执照打印等自助服务功能,申请人只需插入身份证,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经过人脸识别系统完成身份验证并进行营业执照申请,智能审批通过后,即可自助打印营业执照。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引入电子化自助服务是我省推动登记注册便利化的一个侧面。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企业开办、企业注销便利化提升行动,制定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和企业登记智能审批地方标准;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和商务活动等多场景下的应用,在马鞍山市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同时,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将中央和地方层面共计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实施改革;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推动市场体系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不断迈进。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创优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消费“三大环境”;严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三大安全”;实施质量强省、知识产权强省、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三大战略”;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和信用监管“三大手段”;夯实法治、信息化和基层基础“三大建设”,保障全省市场秩序、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全省企业开办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82.6万户,同比增长10.86%,其中,新登记企业29万户,同比增长14.23%。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约639万户,同比增长12.9%。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便利群众和企业
2017年8月起,我省创造性地面向全省企业开展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4年多来,“四送一服”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缓解生产要素制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税费减免、政策奖补兑现等方面共计14万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省创优营商环境、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金字招牌”。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共选派5万余名干部深入44万家各类企业,累计开展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等14次集中行动。同时,将全省3.9万户“四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外贸企业及7851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纳入联系包保,按季度走访,“一对一”帮扶。省“四送一服”各工作组深入企业车间,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推动了政策从科学制定到精准落地的良性循环。
“依托线下干部常态化进企入园和线上24小时不打烊服务,我们为企业提供了全天候、跨层次、跨部门的高效服务。”省“四送一服”办有关人士说,据第三方调查,98.3%的受访企业认为“四送一服”帮扶效果好,3000多家企业在平台留言点赞“四送一服”。
今年5月,我省首次将“双招双引”纳入“四送一服”行动,推动各地开展各类招商主题活动656场次,对接投资意向2260个;新增在谈项目1474个、涉及金额4813.6亿元。依托“四送一服”机制,我省搭建并运行覆盖全省各级、各部门的线上对接服务平台,宣传推介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帮助对接落地新兴产业投资意向,建立来皖投资对接绿色通道。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充分释放了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省发展研究中心深入研究表明,“四送一服”对我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近3年经济增长直接贡献率约为1.5%。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汇聚发展新动能
10月22日,在黄山市歙县薇薇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内,一箱箱即将出口至海外的眉茶正在打包。这批重达132吨的茶叶,经黄山海关关员开箱查验后,顺利通关放行。
歙县薇薇茶业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方观明说:“现在我们每周基本上都有二三十个集装箱茶叶出口,这得益于海关的大力支持!”针对大部分茶企提出集装箱“一箱难求”的问题,黄山海关积极向地方商务部门反映,加大与铁路部门的协调联动力度,支持中欧班列“黄山—合肥—塔什干”首列茶叶专列开行,为安徽茶叶出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物流通道。目前,共开行黄山茶定制专列2趟,累计发运1470吨,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20%,累计约40万元。
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跟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扩容和优化出口产品体系,增加优质产品进口,积极吸引产业链布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今年9月,一架波音737全货运飞机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起飞,飞往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合肥直达伦敦跨境电商9610货运飞机正式启航。
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一年多来,安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积极作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9+3+n”专项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一周年目标任务,改革开放试验田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彰显,对外开放活力持续释放。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革,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进一步凸显。”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表示,今年前8个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实现进出口976.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4亿美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2%的进出口额、10%的外商直接投资。面向新发展阶段,安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构建新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994.1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25.8%。

“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自贸区守护国门
海关推出8项措施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19日现场业务处出口加工西区召开英特尔公司通关座谈会
宁波海关进口食品智慧监管平台上线
人民日报:深化务实合作 扩大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