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图书
2025-09-075次
拿着敲有红彤彤海关放行章的提货单,黄松顺利地提走了一批珍贵图书。“这4700多本图书是一位德国华裔老教授二十多年的心血,幸亏海关同志们的帮助,它们才免于付之一炬的‘命运’。”品尝了“失而复得”的感受,黄松显得异常激动。
身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的黄松,这半年来却被一道通关“难题”绊住了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有一名外聘教授叫黄凤祝,是一位在哲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德籍华裔教授,他向黄松所在的人文学院捐赠了一批珍藏二十多年的书籍。
“这是一批非常有价值的图书,覆盖了哲学、社会学、古典艺术、法律等诸多领域,包含了德文版、英文版、中文版等诸多版本,最为难得是还有一套保存相当完整的德文版马列全集。”谈起这批捐赠图书,黄松如数家珍。
今年4月19日,这批捐赠图书运抵上海港。从未接触过报关业务的黄松委托朋友打听如何办理通关,东托西问中时间一晃就是好几个月。
就在黄松一筹莫展走“弯路”的时候,有一个人比黄松还要着急。他就是上海吴淞海关的徐来根。按照《海关法》的相关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其进口货物由海关提取依法变卖处理。”
也就是说,这批书从7月19日起就已经进入海关超期滞港货的处理程序。“如果过了期限还是无人‘认领’,按照规定,图书就要被销毁了,”经办关员老徐说,“考虑到这是一批珍贵书籍,我一直在积极地‘催报’!”
老徐所说的“催报”是吴淞海关推出的一项“温情举措”,就是对即将到期进入海关处理程序的货物,以书面、电话、传真等的形式通知收货人海关将会采取的措施,催促其办理通关手续。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来根经过多方查找后,终于联系到了图书的“主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直到此时,黄松才知道这批图书已处于被销毁的险境。在老徐的帮助下,黄松很快办妥了通关手续,提走了这批被冷落了许久的珍贵书籍。
“如果不是海关主动沟通,我们可能永远也拿不到这批珍贵的书籍。这不光是学术研究上的损失,对海内外的捐赠热情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黄松至今想来仍觉得后怕。
这件事也让徐来根很有感触。“如果不分情况‘一刀切’地处理,虽说合法,但对货主的知情权缺乏应有的尊重,”老徐说,“海关执法既要依法,也要有有‘人情味’!”
通过积极地“催报”,老徐和他的海关同事们不仅帮黄松保住了那批珍贵书籍,还帮了很多像黄松一样不熟悉海关业务的收货人,既维护了他们的权利,也减少了货物实际滞港时间,又加快了集装箱周转速度。
“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我们会在严格把关的同时,尽可能加强与执法相对人的联系沟通,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利益!”徐来根说。
酸枣仁是否可以进口?
8类危险品出口之三氟乙酸海运出口要求
11月3日蒙古国遣返的中国籍通讯网络诈骗嫌疑人专列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入境
进口后再出口
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