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创新制度已在综保区复制推广
2025-10-063次
8月21日下午3时15分,一批原产地为德国、货重9.11吨、货值约108.3万元的船用配件抵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主卡口,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舟保物流有限公司接到到货指令后,向海关区域信息化辅助管理系统提出核放申请,5分钟便收到放行回执,货车顺利入区。这是综保区首票“先进区、后报关”业务,至此,又一项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在综保区复制推广。
“先进区、后报关”是指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境外入区环节,允许经海关注册登记的区内企业,凭进口舱单信息将货物先行提货入区,再在规定时限内(自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申报手续。和过去传统的“先报关、后进区”模式相比,新模式下,货物入区通关时间缩短,物流成本也得以减少。
“以往,如果企业递交的单证不齐全或有差错,货物就不能及时通关。”舟保物流公司业务经理张琳告诉记者,一辆货车每等一天,就会产生上千元滞期费,同时,装卸工、单证员无法跟进,园区仓储人力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目前,我市船舶修造企业所需的船用配件,绝大多数从上海、宁波转关到舟山。“上海那边,仓储、物流、滞港费等各项成本高,直接进口不划算。”张琳说,很多上海自贸区的监管创新制度,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现在都能实施,且海关工作人员靠前服务,通关手续便捷,效率也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这是吸引企业将货物从上海、宁波拉到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进口的关键因素。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舟山海关主动开展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了“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智能化卡口验放”“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保税展示交易”和“先进区、后报关”5项业务。今年下半年,“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有望落地综保区,其余制度也将根据企业需求,报经总署核准后,在具备复制推广条件基础时适时推出。
自11月30日起,北京海关下属首都机场海关开展运输工具登临“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工作
9月13日关长顾勤主持召开我关推进自贸区建设动员部署会议
执“信用画笔” 绘“营商蓝图”
重庆将开通第四条国际物流大通道 到鹿特丹港只需30天
重庆报关协会召开第一届十七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