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进口汽车配件报关

智慧物流监管提升自贸改革效能 ----黄岛海关助力自贸试验区物流转型升级

2025-10-1713次
8月15日,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的12个集装箱平纹印花布在滨州完成通关手续后,搭乘滨州(博兴)至青岛港铁路班列运抵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随后直接装船运往非洲。
“这票货采用的是黄岛海关推出的‘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模式。”公司进出口部经理韩黎明介绍说,通过海铁直运智慧管理系统,企业在家门口就完成全部通关手续,货物运到港口无需等待即可直接装船。
通过“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监管模式,内陆港出口货物只需在属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搭乘班列运抵码港口铁路场站后,无需在场站堆存、验封,直接运抵码头前沿装船出海,让企业感受到了真正的“无感式”海关监管,内陆港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旱码头”、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自2019年8月山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为充分发挥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优势,黄岛海关在物流智慧监管方面下大力气,积极探索开展“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新模式,并于2020年6月正式实施运行,解决了铁路入港“最后一公里”问题。
企业利用“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新模式,每票货物海关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0多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每标箱较公路运至码头出口节约近400元。今年前7个月,青岛港海铁联运累计箱量113.1万标箱,同比增长9.2%。
山东自贸试验区成立3年来,黄岛海关还积极开展水水中转、国际中转集拼等物流模式改革,构建起多渠道的物流通道,货物物流路径得以优化,物流时间大幅缩减,助力青岛自贸片区物流持续转型升级。
近日,自山东港口威海港始发的内支线船舶“远大和谐2500号”抵达青岛港,船上装载的208个集装箱出口货物卸船后,随即被中转换装至国际航行船舶,离境运往世界各地。
“水水中转”是指进出口企业办理完海关转关手续后,货物通过支线船舶在两个港口之间运输的物流模式。通过“水水中转”智慧监管模式,进出口企业可以就近选择小的支线港口办理海关手续,通过支线港口与干线港口的联动,进一步节省成本。
青岛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中转资源主管杨玫介绍说,“水水中转”打破了原有转关过程中环节复杂、耗时多、成本高、工作时间不同步等禁锢,取消所有面对面的业务办理,海关监管方式从事前审核变为事后监控,审核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为5分钟以内,实现海关24小时通关、码头24小时作业,整体物流效率提高30%。
青岛港作为我国重要的外贸枢纽港,目前已与连云港、大连、宁波等10余个国内港口开展“水水中转”业务,年均“水水中转”集装箱达70万个标箱。
近年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航运市场紊乱,一些传统的中转港口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运力压力。部分企业由于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船期或舱位,从青岛中转成为一个有效的路径资源补充,给国外客户带来极大便利。
黄岛海关会同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青岛分中心,在智慧监管平台下开发了拼箱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拼箱货物从散货入园集货到整箱出运核销的全链条闭合式物流管理,实现保税货物、出口集拼货物与国际转运货物混拼等创新业务模式,为客户节省了发运时间和成本。
“自青岛自贸片区成立以来,得益于自贸改革多项政策扶持及良好的营商环境,虽然遭受疫情的不利影响,但我们集拼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利军说。近3年来,园区集拼业务数据逐年上升,2021年出口拼箱达到7.8万标箱,今年以来这一数字继续同比增长4.9%。(李蓓蕾、赵秀红/文)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港口联盟建设 促进湛江外贸经济持续发展——湛江市政府湛江海关召开促进外贸稳增长座谈会
拱北海关查获亿元燕窝走私大案
银川海关组织开展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重庆海关09年网上付税突破20亿元
海口海关两篇论文在党建工作论文评选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