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6月浙江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52.1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8.4亿美元。大批中国纺织品在欧盟海关滞港,给许多浙江纺织品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
杭州千家纺织品出口企业,近60%的市场集中在欧盟和美国。自欧美相继下达“封关令”后,这些企业就陷入了无限的等待之中。有多少杭产纺织品滞留在欧美海关,目前尚无相关统计数据。
对于中欧和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杭州企业将更多的期望寄托在欧盟方面。在纺织品贸易谈判结果出来前,杭州市粮油食品土畜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简称粮油公司)的负责人宣鑫兔告诉记者说,希望谈判的结果不仅是借用明年的配额,而是有进一步的利好。
确实,对于处在这种格局下的纺织品贸易,企业已经不单单希望解决滞留物。如今,中欧谈判结果已出,但话题的焦点已不在此。如何面对今后半年“无货可出”的局面?纺织品出口该如何走出迷局,才是整个行业真正关心的问题。
纺织品贸易依然阴霾重重
8月16日,市外经贸局相关人士赴吉林长春参加了纺织品出口形势研讨会,但也未能给杭州数千家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明确的贸易信息。中美、中欧谈判始终一片迷局。
9月1日结束的中美第四轮纺织品磋商,两国之间不仅未能达成协议,美国政府之后反而宣布增加对两种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这让翘首企盼“利好”消息的杭州纺织企业十分受伤。
“现在我们只期望欧盟方面有所松动,不要动用明年的配额来解决滞港纺织品。”在我国商务部宣布第四轮中美纺织品谈判结果后,我市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是说,语气里透露出无奈。
9月5日晚间,中国商务部终于传来消息,中欧就中国输欧纺织品谈判问题达成一致,滞留的中国纺织品将全部放行,约8000万件积压在欧盟港口的中国纺织服装将告别“苦苦等待”的命运。
尽管滞留纺织品有了去处,但对于整个纺织品出口而言,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透露,在《磋商纪要》中,中欧双方将通过增加今年的配额、预借明年的配额以及使用其他类别纺织品的配额等方式,使这些滞港纺织品进入欧盟市场。
客源流失成为纺企的最痛
不久前,一位与杭州某纺织品出口公司合作了多年的意大利采购商,给公司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没有结果,或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那么他们将要考虑终止合作,另觅供应商。
“因为是老顾客,所以他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感觉到,很多新顾客已在悄悄转移采购阵地,可能是越南、柬埔寨……我们不得而知。”该公司负责人说。
对于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在乎的已不仅是“滞留物”的去向,而是整个市场的可持续性。“滞港货物毕竟有限,客源一旦丢失,即使有了配额,也很难立即找回市场,这是我们最痛心的地方。”粮油公司的宣鑫兔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目前他们最担心的是客源流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避开配额限制,很多企业开始转产麻类产品。然而,由于受需求局限,这种转向也只能解决一时之困。“要改变一个国家居民的穿着习惯,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主动权在采购商,我们要改变产品结构十分困难。”从事十多年服装出口工作的小于说。
杭州纺企呼吁出口有序竞争
杭州某纺织品出口公司,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去年整整一年,他们出口了67万条裤子(6类),而今年1~7月,他们就出口了90万条裤子。“这个数字很吓人”。该公司负责人说,欧盟之所以会设限,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在今年6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的“空当期”,企业疯抢出口,整个纺织品出口秩序一片混乱。
现在,杭州市的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冷静下来。“回头想想,如果在这‘空当期’内企业能多一份冷静思考,如今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该公司负责人说。
“明年的情况可能会有好转,每个企业都有固定的配额,多用少用,都得自己权衡把握。”在贸易壁垒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有配额和许可证,反而是件好事,至少不会出现疯抢出口配额。
粮油公司宣鑫兔则说,此次中欧谈判结果中,一半的滞港纺织品借用明年配额,对企业也算是个安慰。根据今年配额分配情况推算,如果客源没有太大变化,明年的生产也将保持稳定。但是“低档次、低利润、高数量”的出口方式,再也不能顺应贸易形势要求。
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
出口到欧美的一条普通牛仔裤,只能卖到5~6美元,除去各种成本,厂家不过拿了几角钱;一条贴上“next”标签的品牌牛仔裤,就能卖到14美元,赚的钱也翻了1倍。手里捏着有限的配额,看着眼前的两条牛仔裤,杭州某纺织品出口公司下定了决心:尽量把配额的每一个数量用好,实现有限配额的最大价值。
在输欧纺织品第一次配额分配下来后,粮油公司下面的服装业务员,就必须面临一项不曾遇到过的内部竞争:谁拿的订单单件出口量大,档次高,价格高,谁就优先使用配额。“我们鼓励提价,提高订单质量,不让辛苦拿到的配额浪费在低档产品上。”该公司一管理人员说。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从去年开始,该企业已经与很多国外知名品牌,如next、only、guess、forever21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这种业务,外加部分自主品牌cofna,份额大约在15%左右。但是从明年开始,我们将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这两者上。”宣鑫兔表示,与国外大牌合作,能督促自己提高产品设计、打样和交货能力,让公司具备更好的基础去发展自主品牌。
“中欧、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也告诉企业,不应该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得加快开拓市场的步伐,如中东等地区,虽然风险性比较大,但也应该慢慢开拓起来。”该公司相关人员说。
粮油公司是杭州众多已具规模纺织品出口企业的一个缩影。大浪淘沙之中,一些平时依靠接“二手单”为生的纺织服装厂,今后一个季度将会出现停产的局面,倒闭也在所难免。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当杭州的纺织企业真正开始反思时,这把剑亦可以化敌为友。而如何操持这把剑,企业有充分的主动权。
相关新闻
欧盟说中国纺织品滞港问题下周解决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皮娅·汉森6日说,欧盟各成员国正在对中欧最新达成的有关解决纺织品滞港问题的协议进行讨论,目前得到的第一个信号是积极的。如果一切顺利,积压在欧盟各港口的中国纺织品最快可以在下周早些时候被放行。
薄熙来:中美也应在近期达成纺织品协定
薄熙来在5日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之间的纺织品协定,也应在近期达成。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薄熙来透露,曾担任过美国贸易谈判副代表的美国副国务卿夏娜女士,两周前表示要到北京来,但是因日程原因没有成行。他认为,这是美方在推进中美达成纺织品协定方面的一个积极举动。
浙江业界反响
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韩立成说,“压关问题使企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现在问题解决总算让企业松了一口气。我们对这一结果表示欢迎。”
宁波培罗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红军表示,中欧就压关问题达成一致是好事,但是今年下半年的配额已经基本用尽,如果提前动用明年的配额,就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温州市服装协会外贸分会秘书长吴一亨对中欧达成协议表示欢迎,但是他也认为,如果要移用明年配额还是会造成明年配额紧张,很难做到治标又治本。
机场海关缉私分局加强缉毒犬队防控甲型H1N1流感能力
武汉海关破获一起走私毒品案
甘肃省工商局机关服务中心来我关参观考察机关食堂建设
蚀刻机进口清关一站式进口代理服务
“印度香盒”竟是濒危木材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