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不足内需补 张家港保税区加工贸易内销“突围”
2025-10-203次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需求下降,张家港保税区加工贸易企业纷纷转战内销市场。据张家港保税区海关统计,今年1-8月,加工贸易内销征税3805万元,同比增长14.9%,创历史新高。
内外贸并举加速转型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国外需求大幅下降,订单大幅减少。但随着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的实施,特别是海关总署出台扶持鼓励加工贸易转内销政策后,国内市场的优势逐渐显现,这对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被动。”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顺德公司是保税区内一家电子行业的加工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该公司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定单急剧下降,销售额更是由原来2008年7月份的2500万人民币骤减到2008年12月份的370万人民币。定单的巨幅下降致使企业一度开工不足,企业员工也不得不处于半工作状态。“一方面采取节能减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开发新品新市场,加大了内贸销售的力度,增强了sdi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面对危机,该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企业所采取的措施。
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遇冷的环境下,像顺德公司一样把目光转向内销市场的保税区加贸企业有很多。
在区内日产25000条汽车轮胎的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今年也把内销比例从5%提高到了10%。该公司总经理张昌平说:“拓展国内市场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我们企业借助这次严峻局面实现企业转型的战略跨越。”特别是在近日美国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限制关税后,提高国内市场销售份额更被南港轮胎认为是摆脱目前出口困境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订单和用工“并蒂花开”
“从4月份开始,区内一些早先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企业的订单出现大幅增加,增幅至少有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是翻了一番。”张家港保税区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随着订单的增加,企业用工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顺德公司的产品订单从4月份开始大幅度增长,月度环比平均增长达到40%。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吴小姐透露,由于订单增加,从5月份开始,该企业开始增加工人,目前企业用工总数已经接近了历史最高用工。
区内的光王电子也与上述顺德公司有着类似的情况。日前,记者经过该企业时发现,应聘者排起了长龙。据了解,由于订单增加,仅在6月份,该企业就新增工人500多人。“从去年10月份以来,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凸显,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在这半年多时间里,由于订单减少,企业用工数曾大幅度下降。”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现在已经满负荷生产,新员工几乎每天多在招收,加班更是平常事了。”
一站式服务铺好“快车道”
今年以来,张家港保税区海关通过优化海关作业模式,调整征税流程,在有效确保海关税收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为方便众多企业将加工贸易项下的保税物料转为在国内销售,保税区海关一方面大力简化内销审批手续,缩短了通关审单环节的时间;整合内销审批窗口,实现内销审批、归类审价的“一站式服务”,减少了企业往返所耗时间;建立常见加工贸易内销商品动态价格资料库,实现“即时申报、即时出单”。另一方面及时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守法经营,使企业避免因违反海关规定而增加的违法成本;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特殊监管需求服务。这套组合措施实施以来,企业内销审批通关时间一般可缩短二三个工作日,大大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保税区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我们将竭尽所能促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帮助区内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兴庆海关积极落实“十条措施”,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
缅甸莪术上海进口清关港口流程是怎样的
關於留存待驗
“主动披露”助企业轻松前行汕头海关支持进出口企业以“诚信”换“红利”
多次内销、一次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