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进口冰鲜鱼报关

强监管优服务——郑州海关多点发力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2025-11-082次
《中国国门时报》9月10日报道: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进出口总值276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高于全国总体增速10.9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五位,实现逆势增长。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郑州海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履职尽责,发挥“空中丝绸之路”和中欧班列(郑州)物流通道作用,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和综保区建设发展,多点发力,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积极服务河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郑州海关充分发挥“互联网+海关”技术优势,保障河南跨境电商业务“不断线”“不打烊”,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今年1-7月,郑州海关累计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9807.4万票、货值1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和54%。
9月4日,新郑综保区内的进出车辆络绎不绝,由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运的一批进口化妆品正在从新郑综保区发出,该批货物从申报到自动审单放行仅仅用了5分钟。“海关的通关效率非常给力,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线!”该公司负责人说。
高效的通关体验来自不断的改革创新,今年以来,郑州海关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跨境电商创新项目研究。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试点,有效解决出口海外仓线上销售商品因质量和规格等原因退运进境需求,实现跨境电商商品出得去、退得回,上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被国务院吸纳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强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正面监管,推进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溯源体系,利用智能审图系统,提升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效率;发挥郑州交通枢纽优势,支持中欧班列(郑州)跨境电商出口专列“菜鸟”号、郑州至欧洲、东南亚跨境电商出口包机业务快速发展,拓展出口物流通道。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电商企业的引进落地和孵化培育工作,以细致妥帖的服务、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吸引天猫国际、唯品会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在新郑综保区内集聚发展,义乌、深圳、上海等地的航空物流型跨境电商货源持续向郑州集中。
作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试点的10个海关之一,郑州海关7月1日起启动试点监管工作,9710、9810清单、报关单4种作业模式全部成功通关。为保障该项改革顺利进行,该关成立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业务专班,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积极组织政策宣讲,会同河南省商务厅面向全省先后两次召开试点政策宣讲会,并将试点政策在省内全面推广;在主要业务现场安排专人负责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海外仓备案等业务,实时跟进业务运行情况;实地走访关区重点企业,调研已参与跨境电商b2b试点的企业,广泛收集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到试点业务中,不断扩大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规模。
目前,跨境电商b2b出口新政已实施两月,截至8月31日,郑州海关受理9710、9810清单、报关单共8.21万票,货值1.5亿元,共有16家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参与试点业务开展。主要商品包括玩具、服装、家居用品、自行车、假发、电子配件、健身器械等,各项业务均运行顺畅。
“新政的试点对我们跨境电商企业是一项重大利好。自申报以来,明显感受到对9710、9810业务带来的便利,解决了商品项繁杂的困难,简化了我们出口的申报程序,提高了通关效率。”郑州悦海速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菲说。
保障“空中丝绸之路”畅通平稳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不仅是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践,也为提高河南省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新动能。郑州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空中丝绸之路”促进货运畅通、货量扩增、流通高效。1-7月,监管国际航空货运量25.2万吨,增长38.9%,助力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21.9%,位居全国第一。
“疫情期间,海关对我们航空公司的支持力度特别大,7×24小时保障货物通关,我们航班承运的鲜活产品对通关时效要求很高,海关设立了‘绿色通道’随到随验、快速放行,吸引了很多企业选择搭载我们航班进出口,今年以来我们的航班不仅没有停航,航班数量还不断增长,已运送货物6.35万吨,同比增长了5%。”卢森堡货运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
郑州海关通过打通“物流链”完善枢纽航线网络、扩增“物流量”促进贸易畅通便利、提升“物流速”加快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口岸建设能力。密切与航空公司、货代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本土航空公司创新开展空空中转、干支结合等业务,出境货机装载率提高至90%以上;充分发挥航空港邮件枢纽口岸功能,精准帮扶邮政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优化出口邮件总包口岸监管机制,助力省内出口国际邮件总包业务持续开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出口国际邮路畅通,今年前7个月,郑州海关累计监管出口国际邮件总包货运量8621.39吨,同比增长106.5%。同时,积极试点“两步申报”、b2b跨境电商出口、跨区域出口邮件集疏等业务改革,持续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能。
助力中欧班列(郑州)多拉快跑
8月26日,一趟载有信号延长器、磨轮等货物的中欧班列,经郑州圃田集装箱中心站出发,驶向列日。1-7月郑州海关累计监管班列545班,货运量31.5万吨,货值140.9亿元,货运量、货值同比分别上升18.6%和11.5%。
受疫情影响,中欧班列(郑州)2月以来开行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郑州海关深入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措施,深入调研分析,精准施策帮扶,先后出台《郑州海关进一步服务“防疫情稳外贸”工作专项方案》《郑州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展专项方案》,多渠道帮助企业吸引各地货源,助力班列运行顺畅。设置中欧班列专窗和“绿色通道”,大力推行收发货人免到场查验模式,减少企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精简进出口环节单证,针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提供境外原产地证、卫生证等必要清关单证的企业,允许其提供其他佐证材料,先行放行货物;优化整合铁路口岸监管资源,创新物流分拨路线,企业运输成本减少425元/集装箱;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与铁路、场站、班列承运人等之间的信息交换,口岸作业时间压缩50%。
“疫情以来,郑州海关采用电话、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多次调研,听取我们在疫情期间的困难和通关需求,对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我们公司之前走海运整柜较多,疫情期间许多货物改为搭载班列进出境,由于转变了运输方式,我们对相关的通关政策不是特别了解。郑州海关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指派专人在规范申报、查验监管等方面予以指导,全力保障货物的‘零延时’通关。”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张经理介绍。
积极支持邮政企业利用中欧班列疏运积压国际邮件,支持班列发展“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国际邮件”等“集拼集运”业务,提高邮袋转运效率,实现班列运邮“零等待”。今年1-7月,该关共监管中欧班列(郑州)“菜鸟号”跨境电商出口班列43班次,清单1482.52万单,货值1.94亿元,监管中欧班列(郑州)运邮集装箱71个,邮件2.8万袋,重量454.5吨,成为班列货运业务新的增长点。
支持新郑综保区做优做强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新郑综保区是河南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海关着力打造的内陆开放“新名片”。近年来,郑州海关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边研究、边推动、边总结,找准穴位、精准发力,有效激活综保区企业内生动力,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综保区进出口总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17.9%。
“我们的服装包机经常是凌晨落地,海关人员总是在第一时间开始监管查验,确保我们的商品能够快速运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店铺销售。同时,这架飞机在完成卸货后,很快便装载着国内代加工生产的同品牌服装,经新郑综合保税区口岸作业区申报出境,极大提升航班利用率。”新郑综保区内某服装企业负责人表示。
郑州海关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空港”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吸引多个国际快消品牌向郑州集聚,区内服装分拨至全国67个城市的600多家门店,辐射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中西部进口服装分拨中心”已初见雏形。今年1-7月,该关监管服装进口货值近6亿元,货运量3174吨,同比分别增长44.5%和50.1%;出口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07.3%。
智能手机项目是新郑综保区的主要项目,也是推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郑州海关全面优化创新监管模式,推动贸易便利化,将区内生产的手机从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中剔除,节省企业通关准备时间近3周,实施内销便利措施,压缩货物内销通关时间50%;取消申报口岸限制,内销产品不同区域间调配更加灵活,大幅提升企业供应链效率。全面落实推广“四自一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便利措施,加强企业自管自控,抵扣增值税款达1.5亿元;进一步简化进出区管理,每年可为企业减少人力投入200人次,节约成本20多万元。今年1-7月,监管成品手机货值超1000亿元,增长9.1%,就业和产业带动作用依旧明显。
“通关时间越来越短,运输成本持续降低,业务办理更加便利,我们的获得感更强了。”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帮扶特色产业逆势增长
为进一步稳住外贸基本盘,郑州海关着力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精准帮扶,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河南省新乡市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目前,全市拥有6大系列近千种型号电池产品和20多个系列的电池原材料、零配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等领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20”飞机均有新乡电池企业的贡献。今年1-7月,新乡市出口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货值3.7亿元,同比增长49.38%。
疫情发生以来,郑州海关所属新乡海关在前期出台帮扶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8条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因地制宜全力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提前申报”“自报自缴”“两步申报”等便利化措施,助力企业进口关键设备、原材料快速通关;优先保障人力资源提供危险货物包装出证“随叫随到”服务,出具危险化学品包装使用鉴定书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充分发挥“互联网+海关”优势,持续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电子审单”。今年1-7月,新乡共签发新能源电池材料证书123份,货值约3.62亿元,预计可为企业申请减免进口国关税1800万元。
除了高科技产业,河南省的特色农产品产业也发展的欣欣向荣。黄粉虫养殖产业是河南省南阳市的特色出口产业。疫情发生以来,该产业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为稳住产业发展,郑州海关所属南阳海关成立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研究虫类饲料出口欧盟健康证书新版本条款要求,在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包装和标签、杀菌方式等方面强化指导,确保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符合欧盟法规要求;优化监管模式,实行预约通关、预约查验等方式,保障产品快速通关,业务办理时长缩短6个工作日;向企业实时通报疫情期间出口市场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指导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种类,帮助规避贸易风险,目前该地区企业生产的产品拓展到观赏鱼饲料、黄粉虫罐头、压缩膨化饲料等10多种,产品出口欧盟、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今年1-7月,南阳海关监管黄粉虫出口货值1819.01万元,其中7月出口货值342.84万元,环比增长13.26%。
“疫情对企业订单影响很大,出口国的市场标准也有了变化,我们正发愁怎么办,海关的同志就主动联系了我们,在解读生产标准、实验室检测上给予了很大帮助,让我们稳住了出口市场。”南阳淅川盛世科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博说。
“本来还担心加工车间开不了工,今年可上哪挣钱去,没想到不仅能正常招工,养殖规模还扩大了,俺们的工作也没受影响,感谢海关的干部,真真是为俺们解难题的哩!”当地黄粉虫养殖户何增占开心地说。
下一步郑州海关将聚焦企业最急最盼问题精准发力,在政策支撑上持续用力,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助力外贸促稳提质,为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银川海关关长刘世远主持召开关务会
通关咨询
政策实打实 外贸稳打稳
广州市副市长王晓玲对黄埔海关为广州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和广州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所做工作表示赞赏
10月18日关长顾勤、副关长杨占强赴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并会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贾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