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完善风险预警监管,上海海关严查出口防疫物资假冒伪劣
2025-11-122次
以无生产厂商的普通口罩冒充医用外科口罩出口……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防疫物资的假冒伪劣案件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国家狠抓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将部分出口防疫物资重新纳入法定检验以后,不法分子为逃避监管和检验而在医用和非医用物资之间相互伪瞒报,或者包装和实物不匹配的情况多有发生。上海海关加强风险分析和精准布控,加大打击进出口假冒伪劣商品力度。全年共查获出口防疫物资假冒伪劣19批次,产品包括医用及非医用口罩、红外体温计、医用隔离眼罩等,金额1296余万元。
上海海关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进出口商品检验模式创新,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已获海关总署批复建成3个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一级监测点,1个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形成重点区域(北美地区)商品全覆盖,重点商品(医疗器械、旧机电)区域全覆盖的立体化监测网络,并构建起包括高等院校、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以及长三角区域直属海关在内的风险评估联动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已监测获取各类质量安全风险信息2767起,经分析形成风险评估报告15份。
2020年,上海海关基于境外通报信息,开展儿童用品专项风险监测,检出不合格30批,不合格率42.9%;完成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风险监测88批,不合格23批,不合格率26.1%;完成目录外商品监督抽查205批,不合格78批,不合格率38.1%。
通过完善专家队伍建设,强化业务指导,加强执行监督,严格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进口汽车、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等重点敏感商品的检验监管。2020年,上海海关在机电、消费品、资化等业务领域组建专家队伍12支,专家人数达137人。全年共检验检疫进出口商品9.8万批;检出进汽车不合格794批(7448辆),检出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不合格60批,检出进口涂料不合格96批,检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不合格5515批。
对进口物资,强化“即到即检”等模式创新,在有效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保障进口防疫物资快速通关。2020年,国内疫情高峰期间,上海海关累计快速检验放行进口呼吸机、病人监护仪858批,涉及金额5376.7万美元。对出口物资,切实落实海关总署工作部署要求,强化现场技术指导,加强不合格处置。2020年,检出出口医用防疫物资不合格357批,1.34亿件。对9大类出口防疫物资,从6个风险维度逐一开展风险评估,并向海关总署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布控建议。
从外蒙古进口牛活体,需要什么手续
江门海关所属鹤山海关监管退运238.2吨“洋垃圾”
功能饮料进口报关的流程方案有哪些
海关优化监管服务助秦皇岛进出口快速增长
黄埔海关驻开发区办事处驻地方政务中心科室获评先进集体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