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进口仪器报关

小白菊托起老区乡村振兴致富梦 三明海关助力老区鲜切花走出国门

2025-11-242次
盛夏时节,在福建省最大的鲜切花产地—三明市清流县,一朵朵色白如玉、花型饱满的白菊“亭亭玉立”。在距离基地几百米的包装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对即将出口的菊花进行消毒杀菌、修整分类、捆扎包装。福州海关所属三明海关关员正在照例对一批出口鲜切菊花的病虫害情况、外包装标识等开展属地查检。经过检验检疫合格后,这批总计25.92万枝的鲜切菊花将出口韩国。
三明市鲜切花产业与海关有着深厚渊源。2011年,三明海关派员驻村,“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种植鲜切花,不久就成功实现了鲜切花的出口,被农民喻为“增收花”。十几年过去,如今三明地区的鲜切花产业稳定发展,出口企业逐步增加,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们公司采取花卉孵化基地模式,持续接纳有意愿参加的贫困户到基地就业,耐心教他们花卉种植、管理、包装,实现扶贫与扶智的有机结合。目前我们基地的鲜切菊花主要出口到韩国,销路很稳定。同时,海关高效的监管、服务措施也为我们通关提供了很多便利,解决了很多通关疑难问题。”三明市扶贫济困先进集体——清流县聚宏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开红介绍说。
“和普通产品不同,鲜切花产品出口具有‘鲜、急’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花卉优‘鲜’出口。”三明海关查检科科长李晶说。
为帮助辖区鲜切菊花产业发展,三明海关持续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熟悉出口程序、海关属地查检业务管理系统应用,引导企业合规合法出口。同时,强化产品属地监管,督促基地做好科学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着重关注境外贸易市场进口要求,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对方检疫要求。在通关过程中,三明海关完善绿色通道机制,综合评估产品风险、企业管理情况等,采取线上审单、预约查检等便利措施,确保产品保鲜出口。今年1-7月,三明海关共监管出口鲜切菊花1227.64万元,同比增长80.84%。
下一步,三明海关将继续优化服务、强化监管,全力推进老区鲜切花走出国门,助力老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黄响珠/文)

62家企业“家门口”通关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关于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单烷基醚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延期公告
16日攀枝花海关负责人与凉山州商务局领导座谈
空运货物运输知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