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保税区加工贸易企稳回暖
2025-03-2113次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未完全退去,但张家港保税区的加工贸易似乎与自然季节同步,让人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春光的明媚和温暖。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张家港保税区海关审批加工贸易备案162次,审批备案金额4048万美元。其中,3月份审批加工贸易备案71次,审批备案金额1975万美元,环比分别增长15.9%和77.4%,这是继2月份环比首次出现增长后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增长,这无疑是一利好消息,同时也预示着张家港保税区的加工贸易将进入企稳回暖的趋势。
目前,张家港保税区内已形成了以纺织、机械、it为主的三大加工贸易产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订单大幅减少,企业出现大面积停产、减产,个别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压力。不过,随着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积极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同时,区内企业也通过利用保税区灵活的政策优势,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很好地把握住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区内大部分企业的高价库存已基本得到了消化,加工贸易定单也在稳步上升。”张家港保税区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区内加工企业发展比较健康,总体好于预期目标。”
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从2009年开始,公司的产品订单每月都在增加,4月份的订单量比3月份增长了近40%。据了解,该公司是保税区内一家电子行业的加工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该司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定单急剧下降,销售额更是由原来2008年7月份的2500万人民币骤减到2008年12月份的370万人民币。定单的巨幅下降致使企业一度开工不足,企业员工也不得不处于半工作状态。“一方面采取节能减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开发新品新市场。”面对危机,该负责人向笔者讲述了企业所采取的措施。目前,该公司的销售已快接近危机的前水平。同时,该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也是保税区内众多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呈现回暖迹象是否意味着已经摆脱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对此,保税区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负责人分析认为,回暖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并不能说明已经走出“寒冬”,能否真正迎来温暖“春天”还要看企业能不能抓住机遇,化“危”为“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扶持好企业发展,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该负责人表示,保税区海关将尽所能,积极协助企业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海关助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本护照为什么会被收高额税费
港珠澳大桥海关查获侵权货物两千余件
国际海运环节特别注意 (四)
近日南充办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