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水清关

法治铸就根与魂 执法为民显担当 ——黄岛海关落实“三项制度” 弘扬法治精神提升把关水平

2025-03-3117次
“对当事人提交的担保材料,需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这批货物有侵犯备案知识产权嫌疑,已经书面通知权利人”……工作时间里,只要到黄岛海关各个执法窗口转上几圈,听到的词句基本可以编成一本海关依法行政的简明手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早已成为黄岛海关一线关员的工作日常。近年来,黄岛海关持续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意识,落实“三项制度”,频繁打出一系列严把国门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每年都从关税税率、监管条件、出口退税率等方面,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提供大量税政调整建议。今年以来共提报税政调研建议54条,同比增长30%。”
近日,在参加青岛市行风评议活动答复现场提问时,黄岛海关综合业务一处处长徐萍向百姓解读宣讲海关税政调研工作。
自这项活动2004年启动以来,黄岛海关“一期不落”全程参加,很多进出口企业人员也多了一个现场了解海关政策、咨询解决疑难问题的“固定节目”。
除现场解答问题和网友留言外,黄岛海关还通过多种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惠企政策宣讲,向辖区300多家外贸企业“点对点”推送最新业务改革进展,包括进口鲜活农产品一站式直通服务、进口铁矿石和原油实施“先放后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高级认证企业“两步申报”免担保试点、受疫情影响企业滞报金减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年,黄岛海关成立“普法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三项制度”“法治青关”建设落实方案。与此同时,推动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示中心(青岛)打造成法治文化基地,并被确立为海关总署命名的普法基地和山东省普法教育基地。黄岛海关依托中心累计组织140余场法治宣教活动,为社会公众打造法治教育第二课堂,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梯次传承“为有源头活水来”
去年4月份,黄岛海关查验人员在对福建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1票套头衫进行查验时,发现该批货物使用“champion”标识,存在侵权嫌疑。后经权利人确认,这批货物为“保税区一日游”侵权货物,共计9118件。
海关随即将案件线索通报公安机关,并配合及时固定证据。公安机关据此一举破获包括该公司在内的特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货物系列案件,捣毁售假窝点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查获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服饰30余万件,实现了“打团伙、端窝点”,涉案金额近2亿元。该案被收录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0)》,也是该报告收录的由海关系统查发的唯一一起案例。
黄岛海关还创建了“危险品类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审核示范岗”,总结和运用“严打击、精反哺、强共建、出经验”四步办案法,实现了执法队伍梯次传承。
自建关以来,黄岛海关连续18年保持“零败诉”,货运渠道查办侵权案件数量多年来占青岛海关辖区九成以上,9次入选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在“龙腾行动”“蓝网行动”“净网行动”中查获了一批侵权违法案件,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 
执法彰显“人民海关为人民”
今年以来,黄岛海关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办实事、解难题为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制定并落实153项实践活动清单、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到期完成率100%。
“我们把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努力让进出口企业的获得感越来越强。”黄岛海关副关长高从军说。
为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黄岛海关还推动一系列便利化举措落地见效,建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关、港口三方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区关港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前瞻性综合性研究,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此外,海关推进aeo认证工作,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深化“多查合一”,推行第三方采信制度,帮扶企业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海关承担着为国把关的神圣使命,一切工作都要在‘管得住’的前提下进行。”黄岛海关关长冯仲良说,该关大力推进法治海关建设,用“零败诉”倒逼执法规范化,不断增强按程序和规矩办事的意识,提高依法执法、合理执法和规范执法水平。(曹璐、鞠春娜/文)

中韩自贸协定让苏州企业增添新动能
上海海关为援助物资架起“空中快速通道”
关于纳税重新核定的问题
CK物流清关需要多久?什么时候放行?
广州海关第三季度缴毒近6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