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海产品遭遇“质量门”
2025-07-096次
今年前7个月,国内水海产品出口大省——浙江省的水海产品出口出现了较大跌幅。记者昨天从杭州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我省出口水海产品11.2万吨,价值3.1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1%和6.9%。我省水海产品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海产品遭遇了“质量门”。
“近期国外一些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负面报道,对出口造成了较大冲击。”杭州海关一位统计分析专家面露忧色地说,这在美国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前美国宣布了一项对来自中国的养殖鲇鱼、虾、鲮鱼和鳗鱼的扣留措施,当地新闻媒体对此大加报道,直接损害了中国水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形象。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省对美国出口水海产品1500吨,同比降幅高达43.4%。
不仅是美国,我省水海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省向韩国、欧盟出口水海产品4.9万吨和1.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5.8%和14.4%。鲜活产品出口也明显下降。出口活鳗鱼0.47万吨,同比下降14%;出口鲜、冷鱼及鱼肉、鱼片1.71万吨,同比下降3.8%;出口虾及虾仁0.85万吨,同比下降29%。
记者从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了解到,美国宣布扣留中国水产品的事件,已在一些国家产生连锁反应。欧盟也宣布启动了对中国的人工养殖海产品的审查;韩国政府宣布将34家中国水产养殖场列入进口黑名单,禁止这些企业向韩国出口鱼类等水产品;日本消费者对我出口的水海产品产生误解,使得鳗鱼消费一落千丈,从中国进口的鳗鱼产品大量积压。
面对未来出口形势仍然严峻,杭州海关认为,省内出口企业应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尤其是出口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标准,一定要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避免出口产品因检测不合格授人以柄。
“齐鲁号”欧亚班列(济南)跨境电商出口集装箱首发成功
有关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一)
长春海关深入学习“十八大”反腐倡廉精神
包船出口解难题 海关支持外贸企业开辟出口新渠道
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威海海关助力中欧班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