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关服务珠澳跨境工业区 搭就内地与澳门贸易便捷桥
2025-08-2221次
1月17日上午10点半,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的美高时装有限公司报关员吴秀芳走进海关报关厅,递交了2份报关单,申报出口2600多件女装,货值港币279万元。几分钟后,货物办结手续离开口岸,进入澳门的市场。
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正式运行4年多,尽管其中的珠海园区仅有0.29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这里的政策优势,珠海园区内的企业已由最初的13家增加到目前的74家。2010年,拱北海关在珠海园区监管进出境(区)货物14.6万吨,货值1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5%和68%。
三点一线通关便捷
珠海园区企业可以享受“24小时通关专用口岸及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税收政策”三重特殊政策。在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专用口岸、澳门三点一线,内地和澳门之间的货物通关便捷通畅。
如果把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比作园区发展的“天时、地利”,那么拱北海关为促进园区发展提出的“集中报关”、“预约监管”等便捷通关措施就是“人和”。
“集中报关很方便,《澳门日报》一生产出来,我们就装货通关,几乎没有停顿,非常快。”通宇公司报关负责人钟马利说。每天清晨5点,通宇公司的货车都会经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进入珠海园区,1分钟后,这辆货车已经行驶在珠海的马路上了,几个小时后,车上的1000多份澳门日报将会到达珠三角。
昶东仓储有限公司入驻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除受“入区即退税”的政策吸引外,还看中了海关畅顺的通关环境。“低风险报关单通过电脑快速审单,相关数据马上就能传送到现场,货物就能迅速通关”,该公司负责人雷远波说。
园区也正是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吸引了昶东仓储、格力物流、南光物流等公司的进驻。
优质服务引导转型
有好的政策,更要有好的服务。拱北海关通过走访企业,开展“面对面”宣讲会等交流活动,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优利赛电子有限公司是区内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维修检测服务的公司,因为业务需要,维修人员须携带维修工具和零部件不定期多次往返珠澳两地。拱北海关主动约见企业,指引优利赛公司可以指定专门携带人员到海关做登记备案,以“客带货”的方式办理维修物品的进出境手续。很快,企业理顺了业务运作流程,随叫随到服务客户,成了企业的竞争“招牌”。
谈到2008年金融危机,园区内的德诚服饰有限公司报关员李星语印象深刻。因受大环境影响,一度合同锐减,企业大量成衣积压。关键时刻,拱北海关积极引导企业不断调整思路,利用园区区位及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企业得以重整旗鼓。
德诚服饰是园区企业成功转型的众多个例之一。拱北海关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模式,引导珠海园区确定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从以加工贸易为主向仓储物流业过渡的发展目标。经过转型升级,珠海园区目前从事仓储物流业企业已占全区企业的6成以上。园区内保税物流产业发展迅猛,自2006年12月园区封关运作至今,珠海园区保税物流货值19.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倍。
(王湛怡姜广志/文)
广州海关“清单核放,汇总申报”促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发展
青岛柴油进口报关操作流程操作
RCEP生效3个月 海关助力天津企业享惠水平稳步提升
15日窦志民副关长对我关门户网站工作做出批示
留存待验20多天没收到短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