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海关全面深化“区域通关”改革 积极助推甘肃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2025-09-131次
根据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兰州海关全面启动深化区域通关改革,使甘肃省外贸企业通关再次提速,这一政策将惠及甘肃省545家进出口企业,实现在“家门口”全程通关。
自2013年11月1日起,收发货人为aa类且报关企业为b类(含b类)以上企业进出口货物时,除特殊情况外,可自主选择“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模式办理货物通关手续;“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进口通关模式适用企业范围从a类企业拓宽至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b类生产型企业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均可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甘肃地处内陆,距离口岸远,运输成本高,通关时效长,这些因素大大制约了甘肃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为解决企业通关难,效率低,费用高的问题,兰州海关从2006年开始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与全国11个口岸海关签订了区域通关协议,帮助企业提速增效。2014年截至11月底,兰州海关采用“区域通关”模式申报的报关单达到637票,占关区报关单总量的11.4%,货运量318.9万吨,占总量的82.63%,货值25.8亿美元,占总货值的66.93%,有34家进出口企业采用此模式报关,极大的促进了甘肃对外贸易的发展。
为贯彻中央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有关精神,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模式下,海关总署又推出了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方案,更进一步的发挥属地海关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一是“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相比以往模式,进一步简化了手续,减少了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二是扩大了受惠企业范围,在以往只能a类以上进出口企业享受优惠的基础上,将受惠面扩大至b类生产型企业,使更多的企业尝到改革的甜头。这些改革的实施可以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大大节省通关时间,提高物流效率,扩展了企业可选择的通关模式,为企业通关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为保证深化区域通关改革的实施,兰州海关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改革发展,全力支持甘肃省对外贸易稳增长、调结构。一是制定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方案,认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正常推进;二是积极研究出台支持甘肃省对外贸易稳增长、调结构的措施,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三是召开甘肃省主要外贸企业政策宣讲会,加强宣传培训,使企业了解政策,熟练运用;四是积极走访调研,了解进出口企业进出口环节中的困难,收集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服务企业发展;五是积极协调口岸海关,加强双方的联系配合,构建顺畅的协调机制,更好的发挥区域通关改革的效能。
下一步,兰州海关还将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继续深入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区域通关改革,优化监管查验工作机制,加大监管场所规范化管理,完成物流监控、卡口管理电子化,实现转关作业无纸化,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对于包裹状态存在疑问
关于国外无偿提供货物进口报关资料
发货到越南如何选择货运?
济南海关在旅检现场举行2012“国际禁毒日”缉毒实战演习
落实企业问题清零 海关为锂电池产业绿色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