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做好
服务企业这篇文章
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国内市场萎缩、人民币持续升值、融资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开发区企业同样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今年是开发区深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困难,开发区以“政策引导、服务推动、项目推进、科技提升”为抓手,深入开展工业企业长效服务,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困,努力为企业缝制“过冬的棉袄”。
举措一:加大政策服务力度。上半年,电子行业部分大企业产值持续下滑。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盛成皿带队多次上门蹲点调研,在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需求后,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对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为开发区工业经济回升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期间,各级领导蹲点调研重点企业10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产值企业42家。
举措二:加大资金服务力度。通过蹲点调研,根据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专门拨付1.5亿元用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设立开发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期投入3000万元,为缩短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平台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举措三:加大人才服务力度。结合“树创”活动,推进杭州东部人才港建设,积极打造开发区人才工作品牌。针对部分企业引才难的问题,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劳局组织11次人才招聘会,为199家企业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名;同时,积极落实三大人才政策,组织开展“开发区杰出人才”、“开发区人才特殊津贴享受人员”、“开发区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奖励和补助金额达164万元。
举措四: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个别企业因还贷和经营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面临停顿。在调研中得知消息后,委领导组织经发局等部门进行工作对接,常驻企业蹲点调研,帮助企业与银行、工商、电力局等单位协调,解决银行还贷、电费等问题;同时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协调,采取以股权转让等方式解决企业还贷等问题,使企业恢复生机。
开发区各职能部门急企业所急,加大服务力度,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为开发区的发展献出自身的努力。开发区海关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本报讯“没想到开发区的海关这么贴心,这么照顾我们!”作为新入驻杭州出口加工区的天裕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金国庆先生来到开发区只有半年时间,却对海关的服务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围绕开发区经济发展格局,正确处理好把关与服务的关系,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服务企业,为开发区企业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得到了开发区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一致好评。
全程服务,推出“新入企业海关项目组制度”
新入驻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往往对海关政策、办事程序不熟悉,有的甚至是个“门外汉”,怎么办?开发区海关今年推出“新入企业海关项目组制度”,从企业落地开始提供全方位服务。项目组由主管的关负责人任组长,建立联系人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跟踪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为新设立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打包、规范措施引导以及便捷通关等超前服务、全过程服务。
杭州天裕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落户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民营企业,以太阳能电池为主导产品,总投资达23亿元。企业一落户,开发区海关就成立了天裕项目工作组。由于天裕公司厂房还在建造阶段,需要大量建筑材料,按出口加工区管理办法,每进入一批材料都需报关,这使天裕感到十分不便。开发区海关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专项措施,对该公司建筑材料进加工区采取分类登记、集中报关的办法,按照信任管理原则,对企业每进出一批建材暂时按发货表分类登记,待工程结束后统一报关,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成本,使紧迫的工程进度得到保障。几个月来,“天裕”小组已为企业解决一系列通关监管方面的问题,如注册登记海关编号问题、大型设备分批进区问题、钢结构厂房退税税号问题等。
“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找海关;不管什么问题,只要跟海关有关,就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天裕公司的关务代表小寿深有感触。海关项目组不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业务知识的优势,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建设性方案。特种气体甲烷是该公司的生产材料之一,企业原定由代理商从国外进口,采取一般贸易形式,在口岸报关并缴纳关税后转到加工区内。开发区海关了解情况后,建议企业与供货商洽谈,将甲烷发至上海保税区暂存,需要时以保税货物的形式配送到杭州出口加工区,这样既避免了关税,又减少了资金占用。这件事引发了天裕公司总经理金国庆先生的由衷感叹:“对我们这样从零开始的企业来说,海关的专项服务小组对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巨大。海关的一个主意,至少帮我每年省下500万。”
预约通关,24小时服务企业
“我们业务部门加班已是家常便饭,上半年,海关累积为企业加班1800余小时。”开发区海关办公室章勇介绍说,开发区海关承诺实行了“5+2”(正常五个工作日加双休日)、“7×24小时”(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企业需要,海关工作人员就随时做好服务。
“一般来说,货物最迟要在海关下班前半小时抵达海关监管场站,但是企业难免会碰上特殊情况,而我们则要保证为他们提供‘全天候’服务。”章勇说,4月初,台资企业宏讯公司进口一批新设备,因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导致无法赶在海关下班前办理通关手续,而专门请来的一批设备安装师都已到位待命,如果不能在当天办完海关手续,设备就无法安装,车辆跑空、人员滞留,企业的生产进度也会受到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该公司员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海关的预约通关热线。没想到,得知企业的现实困难后,热线那边的海关关员竟然一口答应下来。当晚,海关两名关员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为企业办理通关手续,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企业对开发区海关的周到服务感激不尽,特地送来锦旗,赞扬海关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由于开发区很多企业都实行零库存生产,所以对海关通关的时间要求都非常紧迫,一旦通关延误就可能造成生产链的断接。“这就对我们的通关服务提出了高要求,预约通关服务正是为了适应企业的这一需求而作出的。”章勇说。
主动介入,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开发区海关副关长郑斌表示,“开发区海关的职能是服务和把关,把好关,就是要坚决执行国家的政策;服务好,则是对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做好服务。我们的服务不仅是为企业通关,也包括做好政策宣传、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在开发区,有很多新落户的企业不了解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这些企业,开发区海关在为他们办理通关手续的时候主动宣传,将优惠的内容一一列出。今年上半年,海关已累计为企业办理减免税8653万元。对于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海关更是主动介入,及时解决。如加工区内的矢野、永正称重等公司,常常需要有小额样品出口,按规定出区的货物必须用海关监管车运输,但小额样品出口转关成本高的问题让这些公司犯难了。了解企业的难处后,海关及时伸出援手,推出小额样品海关监管袋的措施,实行dhl快递运输,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运输成本。
为提高通关效率,开发区海关率先开展个性化通关模式试点,实行个性化审单通道设置——“放行交单”试点工作,使得进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2.83%。去年8月以来,针对加工区废料出区难的现实情况,开发区海关又联合加工区综管局等,开展出口加工区废料出区试点工作,打造平台,以招标的形式让企业自主选择有资质的废料收购商,使废纸价格从原来不到1元/公斤提高到1.3元/公斤,仅此举,就能使加工区内个别企业增收一百万余元。
今年是开发区全面实施“主攻江东,决战江北”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开发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十分艰难的一年。开发区海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坚守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加大支持力度,助推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
山西加入丝路一体化板块 十关如一关
香港个人邮寄税费计算问题
“浙”里风景正好——海关倾情服务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综述
李菁副关长参加进出口企业座谈会
授权出口有注册商标的产品?的程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