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危险的“邮票”——广州邮局海关查获新型毒品LSD致幻剂75张
2025-03-1111次
模样形似小型邮票、印着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贴在舌头、皮肤上可让人产生各种幻觉长达12小时。近日,广州海关所属广州邮局海关在进境邮递监管渠道查获新型毒品lsd致幻剂(俗称“邮票”)75张。目前,所查获的毒品均已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置。
新型毒品lsd致幻剂的主要成分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气味,数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强烈的幻觉。一次典型剂量仅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但毒性极强,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不法分子将预先印好的纸张浸入lsd致幻剂溶液制成外观与传统邮票大小近似的成品,制成的毒品又被称为“邮票”。
据介绍,“邮票”含在嘴里、溶入水中甚至贴附在皮肤上就能被人吸收,体积小、易伪装、易携带,犯罪分子将其夹藏于文件、书本中,藏匿的隐蔽性极高。其“样式新、强致幻、易吸食”的特点迎合了一些青年人的“猎奇”心态,降低了青年人对毒品的警惕性。
今年1月8日,广州邮局海关现场关员在对进境邮件进行监管时,连续在3件由境外寄往广东的邮件中发现暗藏可疑物品,这些邮件中内件物品为印有可爱卡通图案的精美笔记本,笔记本里夹着用黄色牛皮信封纸包裹的小块,打开后发现一枚枚大如一寸照片,小如指甲盖大小的花花绿绿的纸片,形似传统邮票但又没有金额和标识。
查验关员对这些小卡片进行现场分析比对,发现其材料较厚、边角裁剪粗糙,花费如此大的精力藏匿寄送小卡片的举动令人生疑,初步研判可能是俗称为“邮票”的新型合成毒品lsd致幻剂,于是将其移送检验。1月14日,经专业技术部门检验,这些卡片被确认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2月4日,根据广州邮局海关提供的相关线索,广州海关缉私局联合地方公安部门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1人,在其家中现场查获摇头丸4颗和毒品“邮票”30张。
“近年来,各类新型毒品层出不穷,藏匿手法五花八门,海关依托信息化监管系统加大风险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有效提升查缉能力水平,确保监管到位。”广州邮局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科科长杨燕表示。
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1-7月塔克什肯口岸旅游购物贸易大幅增长
泸州办突出“三举措”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
麻烦查询下个人件EA120916385NL
关于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103号
行邮税电子缴库改革在西藏成功落地进境邮件收件人“动动手指”即可远程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