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关:首次查获瞒报“回流”文物25件
2025-07-316次
怀抱12生肖动物、神情各异的明代彩绘陶俑,丰满的唐彩绘女俑,精美的汉陶壶·······,日前,拱北海关查获的这批25件瞒报的进境陶制品,被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鉴定为文物。这是拱北海关首次查获以瞒报手法进口文物。
3月1日,在繁忙的拱北海关快件监管中心查验货场,海关关员正认真查验着来自境外各地的快件货物。此时,10票以“玻璃花樽”、“摆设用石公仔”、“瓷制摆设品”等品名从香港申报进境的货物引起了海关关员的关注。经开拆查验,发现箱内均为古旧的陶制品。这引起了海关的高度警惕,随即请来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的专家作专业鉴定。
文物专家的鉴定结果显示:25件陶制品为文物,其中汉代陶壶、绿釉壶、陶薰炉、陶仓等10件,北朝彩绘陶俑1件,唐代彩绘侍女俑1件,明代彩绘陶俑13件。目前,该案正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拱北海关首次在进境渠道查获文物。据了解,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大陆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兴旺。艺术品收藏热引发文物回流热,海外遗珍纷纷回流。该批快件来自香港,而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古玩集散地,常有来自内地的古玩爱好人士前去淘宝。
这批文物为何选择瞒报手法进口?专家分析,可能是回购文物的机构或个人不熟悉有关规定,也不排除另有隐情,回避因进境向海关申报留下记录。
拱北海关提醒,货物、物品携运或邮递进境须如实向海关申报,以瞒报、伪报等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海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黄慧贤/文 张建林/图)
天津东疆海关创新服务全力支持二手车出口
1-2月阿拉山口口岸进口钢材量值税下滑明显
包裹已在海关滞留快三个月
国际空运货物运输实务(一)
11月10日,北京海关法规处与日烟国际亚太有限公司就知识产权问题座谈